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中国盲文图书馆口述影像馆帮助视障人士“听”电影

发布时间: 2018-04-16 10:44:35 | 来源: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 作者:  | 责任编辑:
分享到:0

image.png

“平常我在家里也会看电影,但是只有在这里,通过她们的讲解,我才真正把电影看明白了。”今年87岁的黄先生有上千度的近视,尽管戴着厚厚的眼镜,看东西还是有些模糊。虽然在家里也会看电影,但是屏幕上的字太小,加上画面看不清,让他常常看完了也不太明白。而中国盲文图书馆放映的电影字号大,让他很容易就能看懂。在他看来,中国盲文图书馆的口述影像做得很出色,除了看电影,这里大字本的图书也是他经常看的。

稿子反复修改之后

才会讲给观众听

如果你认为电影讲述员的讲述词是即兴发挥的,那就大错特错了。口述影像项目部的成员在选定电影之后,为了写好解说词,常常要把电影看5遍左右,在正式讲述之前还会进行试讲,试讲之后再修改的稿子才会在正式讲解中使用。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武慧敏刚加入口述影像项目部不久,虽然是学电影科班出身,但对于“需要把哪些镜头讲出来才能让视障朋友听得明白”的问题,她还在不断摸索实践过程中。好在项目部中有经验的前辈会把多年积累的经验与她交流,在试讲过程中也会给她提出修改建议,这让她能够更快地适应讲述员的角色。从事口述影像已经有6年多时间的乌日娜告诉记者,即便是讲解完成了,对讲稿的修改也还会继续,因为这些稿件有可能在一些团体组织的集中观影活动中再次使用。为了让口述影像的工作更加规范,《口述影像员业务手册》也在制定完善过程中。

据中国盲文图书馆信息无障碍中心主任何川回忆,口述影像项目开始于2011年,第一部讲述的片子是《建国大业》,想要把片子里出现的众多角色讲清楚,让项目成员当时着实费了一番脑筋。不过经过几年的实践和讲述员人才的培养,这项工作越来越成熟,常有地方公共图书馆、残联请项目组成员做口述影像技巧辅导等助盲培训。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