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无声世界“学霸”这样炼成时间

发布时间: 2018-07-09 08:51:30 | 来源: 新华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吴一凡
分享到:0

学说话:千万次的问

1123044786_15300850683951n.jpg

小时候的江梦南与父母在一起(资料图片)

江梦南来自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1992年出生。在她三个月大时,因为得肺炎而用了耳毒性药物,导致耳聋,从此坠入了无声的世界。

听不到声音,就无法学习说话。怎么办?江梦南的父母都是老师,他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耐心。“他们把我的手放在他们的喉咙上,感受声带的震动。”江梦南回忆说:“汉字有很多个音节,他们一个一个地教,每个音节都要教几千遍,终于,我学会了发声、说话。”

说起来三言两语,做起来千难万难。“他们经常抱着我,看见一个东西就教我怎么念。比如‘花’,我会说成‘哈’,他们就一点一点纠正过来。”

学发声只是一方面,要做到正常交流,还要“听”懂别人的话。对江梦南来说,要通过学习“唇语”,识别他人的口型,来“读”懂别人。父母让她看着他们嘴唇的变化,同时感受他们的声音,加上成千上万次的练习,才慢慢学会这项技能。之后再逐渐学习字词和语句,将发声、词汇、语义等因素综合起来。

当然,因为每个人说话的方式都不同,一百个人就有一百种说话的方式,“面对陌生人,我需要几天时间来适应他的说话方式,之后就可以比较流畅地沟通了。”江梦南说。

与人交流时,江梦南明亮清澈的眼睛会一直盯着对方的口型,“读”出话语的意思。有时碰到没看明白的地方,她眉宇间会瞬间轻轻皱起。直到对方换一个说法,或者有人解释后,她才眉头打开,沟通继续。

<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