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各地风采

张涛:低头做事,抬头做人

发布时间: 2018-07-23 09:52:05 | 来源: 中国残疾人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吴一凡
分享到:0

身残志坚坚韧“二指”打开创业路

张涛投身助残公益事业

厦门与金门,“双门”隔海相望,同宗同源,以“书画”为媒的文化交流,更是日益频繁。但许多人不知道,金门多数的书画作品装裱,其实是在厦门市思明区这处装裱工艺厂完成的。

主理装裱厂的张涛,少时因车祸,失去了右脚、左手和右手的3个手指,但他不仅用残留的坚韧“二指”,打开了自强不息的书法世界,更积极投身“助残扬艺”事业,创建公益组织,设立阳光书画院,开办免费的书画培训课,帮助更多残障人士实现艺术就业、创业,开启了不一样的“二指公益”人生。

如今,在张涛的带动和帮助下,阳光书画院40余名身残志坚的艺术家,用书画挥洒着不畏命运的顽强毅力;志愿者团队服务残障人士3000多人次,帮助他们走出家门,重燃生命希望。

身残志坚坚韧“二指”打开创业路

思明区龙山东路13号,阳光书画院内。张涛熟练地摊开宣纸,用残存却坚韧的“二指”,书写起新的一天。

只见他,右手的大拇指和小拇指,牢牢钳住毛笔。每一处着笔,都似举重若轻,行书游走间,透着执笔人的坚毅和自信。

1988年出生的张涛,黑龙江人,他差点就死在了1997年冬天那场车祸中。上学途中,刚起步的火车,轧过了张涛,夺走了他的右腿和左臂,右手,也只剩下了孤零零的两根手指头。

这场车祸彻底改变了张涛的命运。父亲带着唢呐,揣着仅有的50元钱,背着张涛,开始了南下流浪卖艺的日子。“那日子,苦啊,想死的心都有了。”回忆起少时的辛酸,彼时的张涛脸上多了淡然,好在,12岁那年,流浪生活迎来转机。路边摆摊写字作画的街头艺术家,发现张涛看得入神,便指点他学写书法,并送了几幅字帖给他。“写书法,是门手艺,为何不试试?”张涛开始自学。可是刚开始,只有两个手指的他,连笔都握不住。但他没有放弃,用这两根仅存的手指头,练习拿砖头,之后改粉笔,再到毛笔,没日没夜地临摹字帖。

功夫不负有心人。身残志坚的张涛,在马路旁趴出了名堂,以写字卖艺为生,为他打开了坚韧的二指创业之路。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