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集善天下,做中国残疾人事业的有力推进者

发布时间: 2018-08-31 13:30:59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吴一凡 | 责任编辑: 吴一凡
分享到:0

中国网讯(记者:吴一凡)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公益机构,它所开展公益项目的最高境界是推动国家出台相关政策。”8月29日,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秘书长张雁华在采访中对记者说。

 “启明行动”就是一个成功案例。2006年6月,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和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共同启动了“集善工程·启明行动”项目,旨在救助贫困的白内障患者,仅在2016和2017年就资助白内障手术116635例。2006年5月,中国把为300万白内障盲人实施复明手术列入国家计划,而“启明行动”则对国家计划中尚未包括的、白内障患者中的贫困盲人实施复明手术。

资料图片

据悉,“启明行动”在全国开展普遍建立针对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的长效工作机制。包括健全省、市、县的三级手术复明网络,特别是在县医院设立眼科诊所或改善其眼科医疗设备,培训眼科医生和医护助理;开通全球唯一的眼病防治数据库,实现全国联网;组派医疗队赴农村基层的工作机制。

几千元的白内障复明手术费用,在大城市不算贵,但对于偏远地区的贫困人群来说,则是一笔足以让家庭放弃治疗的费用。为了达到“手术一人,幸福一家,带动一方”的目的,“启明行动”将目标放在建立针对白内障盲人复明手术的社会保障制度:“设立定点医院,制定扶贫手术优惠收费标准,将农村白内障盲人复明手术纳入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单一病种报销,将城市白内障盲人复明手术纳入医疗保险,将贫困白内障盲人复明手术列入城乡医疗救助范围。”

2011年,“集善工程·启明行动”被民政部评为第六届中华慈善奖“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奖”。

“启明行动”是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立34年来为我国残疾人事业所做的众多杰出贡献之一。经多年努力,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打造出以“集善工程”为品牌的公益项目。围绕品牌设立启明行动、助听行动、助行行动、助学行动、助困行动。募集款物逾70亿元,为数百万残疾人在康复、教育、就业、改善生活状况等方面提供了服务。

据张雁华介绍,近年来,基金会开展工作创新,为更多残疾人送去福音。一是开展残疾预防的“聋人婚育指导项目”。利用生物芯片检测技术对适龄听障婚育人群进行致聋基因筛查,发现遗传性耳聋高危人群、预防听力残疾发生。该项目已在9个城市试点,项目资金1600余万元,1万名听障残疾人接受检测服务;二是开展“集善融合教育”项目。为帮助孤独症及其他残障儿童享有与健全儿童一样的学龄前教育和义务教育,从前年开始,基金会携手中国衣恋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在6个城市的20多所幼儿园开展融合教育的试验和推广,推动残障儿童融合教育的发展;三是开展孤独症儿童康复项目。基金会与海南省残联合作,采取公建民营的方式,在海口市建立了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孤独症儿童(南方)康复基地,今年5月26日已正式接收孤独症儿童。基金会希望通过基地建设,为孤独症儿童提供全程生命健康管理服务,建立孤独症行业技术规范、标准和监管体系,开展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和交流工作。

张雁华表示,政府的政策对于全社会来说是普惠式的,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要做的就是瞄准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社会问题进行设计、开展公益项目。这个项目可能是政府还未关注到的很小的一个点,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这个点就很可能成为残疾人群体的普遍需求,得到政府的关注。

张雁华提出,在未来,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还将始终坚持弘扬人道,奉献爱心,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的创会宗旨,努力推进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在为残疾人谋福祉的行动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