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瓦卓玛组织残疾人进行学习
林周县卡孜乡白朗村白旦手工艺品制造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以残疾人就业为目的的手工艺品制造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围绕贫困残疾人“自强不息、脱贫光荣”的主题,注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扶贫和扶智、扶志结合起来”的指示精神,为国家和社会积极贡献一份力量。
政策扶持,实现梦想
达瓦卓玛是一名7岁聋哑女孩的母亲,因女儿3岁时突然发烧患病,经过长达一年多的住院手术及各种治疗未见好转,女儿从此成为聋哑人,作为一个母亲,她的世界也从此失去了色彩。当她经历了多年的身心煎熬后,终于为女儿迎来了坚强活下去的希望。2015年,国家开始投入更多的力量开展精准脱贫工作,更多的政策向困难家庭倾斜。达瓦卓玛在政府的支持下于2015年年初以个人名义向银行贷款4万元。
她积极召集林周县卡孜乡白朗村残疾人学习手工制作技能。初期白朗村其他残疾人他们考虑到技能生熟、手工艺品销路等问题对此项目持怀疑态度,但是达瓦卓玛并没有轻易放弃,她挨家挨户说服残疾群众,乘着现在的大好形势和政策,我们要及时行动,为自己创造价值。最终,残疾群众终于在她的鼓励和劝说下大气信心积极参与到合作社中。
不久便以达瓦卓玛带头成立初期合作社,运营点借用白朗村委会公用房(120㎡),共有成员13人,均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盲人、聋哑人、四肢方面残疾的弱势群体。初期组织13名残疾人学习制作网丝花、门帘简单的工艺品。随后在县民政局、县教育局、县总工会等各单位的大力帮助支持和鼓励下,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于2016年5月11日,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
不懈努力,喜迎收获
2017年,通过合作社法人达娃卓玛的努力,在原有手工编织的基础上新增编织类型——藏式卡垫、纯羊毛毯,在甘曲镇新设厂房用于统一制作并销售。到2018年负责手工制作的社员由最初的13人增加至38人(包括5名工作人员),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残疾人14人。目前,社员每人每月工资稳定在550元,工作期间的伙食由合作社承担。2018年合作社将进一步扩大业务范围,规模增至50余人,对象主要为白朗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富余劳动力,同时,增加社员工资至600元。
丰富产品,畅销路
合作社本着“保护、传承和发展藏族传统民间手工艺品文化”的宗旨和“诚信立企、质量兴企、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兼顾的服务准则,主要拓展藏族传统手工艺美术文化的传播以及藏族传统民间手工艺品的开发设计、加工销售以及对弱势群体残疾人及精准扶贫富余农牧民劳动力的职级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收入。同时,在市、县各部门及乡党委政府的帮助下,设计开发了藏式门帘、藏式家居装饰品等一系列特色产品,依托藏族传统工艺文化,结合现代时尚元素,主打特色手工编织品、网丝花、藏式门帘、藏式家居装饰、藏式马具装饰物、纯羊毛毛毯、藏式羊毛卡垫等系列产品。市场需求极大,社会反响很好,赢得了声誉,为下一步合作社发展规模化、产业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6年至2017年,通过制造和销售塑料花、魏桑包、老年人藏式挎包、藏式门帘等,除发放人员工资外,有四五万的集体经济收入。最重要的是让社员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体现了自身价值,体现了身残志坚的优秀品质,为全面建成小康林周贡献力量。2017年藏历新年来临之际,合作社出资对本社社员进行年前慰问,送去了大米、砖茶、水果等物品,共计价值13000元;2018年4月拉萨市残疾人协会到本社开展慰问活动,每人发放300元慰问金,同时为合作社发放5000元工作经费,共计约16100元。
该专业合作社是唯一一个以残疾人为主要劳力的专业合作社,从最初的手工制作发展到目前制造与销售一条链的模式。卡孜乡白朗村白旦手工艺品制造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项富民爱心项目,促进了社会和谐,解决了大量搬迁农牧民的就业安置问题,减轻了政府压力。截止目前根据合作社综合效益分析,2017年合作社总收入达到8万元,较好地解决了本村残疾人的就业问题,增加了收入,让他们重拾对生活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