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脱贫典型事迹

好盲嫂:“厚爱豆腐轻低保”——重庆市腴村残疾人石小菊脱贫典型事迹

发布时间: 2018-09-17 16:14:31 | 来源: 重庆残联 | 作者: 重庆残联 | 责任编辑: 吴一凡
分享到:0

身体的残疾,地位的卑微,不影响一个人成其伟大。酉阳县腴地乡下腴村的石小菊,两岁左右时就双目失明,未上过一天学,但一直勤劳坚强,是身残志坚、自强自立的典范。

你能想象一个盲人在一个没有光明的世界里,还能跟正常人一样操持家务,为家人生计而奔忙的情景吗?阳春三月,记者一行慕名来到腴地乡下腴村,拜访盲嫂石小菊,亲眼验证了事先的想象。在房间里穿梭自如,忙着搬椅子招呼客人的石小菊,让人叹为观止,肃然起敬。

命运多舛,多病丈夫失去劳动力

石小菊,今年39岁,酉阳县腴地乡下腴村人。因为双目失明,在18岁那年,石小菊就嫁给了比自己大25岁的李明富。婚后,老夫少妻先后生育了两个儿子。平常的日子里,李明富外出干活,石小菊在家里照顾孩子,日子虽不宽裕,但也其乐融融。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船尺又遇打头风”。前几年,石小菊发现丈夫老是忘记事情。在2015年4月,本就多病的李明富,在一次入院治疗中被诊断为脑梗塞,经鉴定为二级残疾。本身已经上了年龄,再加上这毛病,李明富再也不能干体力活了,还经常丢三落四。

对于石小菊这样的农村家庭,丈夫无望恢复健康,干不了体力活,有地不能耕种,有工不能去务,那就意味着断了经济来源。雪上加霜的是,家庭每个月还需为李明福开支600多元的药费,一家人生活该怎么办?在这一年,石小菊一家被评为低保户,保障了这个家庭的基本生活所需。

勤学苦练,百箱豆腐铺就新出路

自强自立才是根本出路!这是从没上过学的石小菊,从小就悟透的人生道理。对于两个还没成年的孩子,以及吃饭都需要照顾的丈夫,石小菊没有跟任何人商量,就扛起了家庭重担,谋求出路。

下腴村深处大山腹地,距离乡里最大场镇需要近一个小时的车程。在村里,有劳动力的村民基本都外出了,留守的村民蔬菜都是自己种,肉食都是过年时间存放下来的腊肉。而豆腐这种大家都喜欢吃,但购买不便,自制又不易的家常食品,却成了大家可望而不可得的好菜。于是,石小菊默默地下定决心,学制豆腐,卖给村民,以此赚取加工费用。

2015年6月,石小菊买来黄豆、石膏,拜邻居郭全英为师,学制豆腐。郭全英手把手教石小菊泡黄豆、磨黄豆、摇豆汁、煮豆汁、上箱、开箱……并让李明富为她打下手,一箱箱豆腐在师傅的指点下逐步成功。

“别人事情也多,不可能天天守着帮你做豆腐,必须自己学会点豆腐的技术!”石小菊暗下决心。“石膏的生熟、量的多少,何时下膏决定豆腐的品质和口感——这就是技术的关键。”石小菊通过一次次摸索,逐步调整石膏用量,逐渐掌握了点豆腐的最佳时机。她做的一箱箱色泽洁白、成型容易、口感稳定的豆腐在市场上非常畅销,连师傅郭全英都惊讶不已。

每次卖豆腐,李明富已经习惯做石小菊的眼睛,在李明富缓慢的步伐后面,是紧紧拉着他手的石小菊,肩上背着背篓,背篓靠背处隔一块薄膜,薄膜外放着一箱已经一块块划好的豆腐。豆腐也是石小菊掐着饭点一手一脚刚刚制好的,还滴着水,冒着热气,一上路要不了多久,就被左邻右舍购买一空。

此后,每当袅袅炊烟升腾的时刻,下腴村的田间小道上,不时传来李明富“卖豆腐喽——卖豆腐喽——”的声音。常人不能想象的是,石小菊学会制豆腐,整整花了180多天,用去了500多斤黄豆,是付出了何等的艰辛!

持家有道,自力更生申请退低保

豆腐在逢年过节的时候需求最大,石小菊往往会在年节前,提前请来师傅郭全英和其他邻居帮忙。在2018年过年前,一天最高卖出了15箱豆腐。而在春节之后,石小菊每隔两到三天才做一箱豆腐,毕竟留在家里的人,都是为数不多的老人和孩子。

为更好地利用制豆腐剩下的豆腐渣,也为了更多地开源,石小菊比往年多买了几头小猪。因为吃豆腐渣,她家的猪明显比别人家的更肥、更重。去年,她家5头小猪,年底变成了5头大肥猪。石小菊自己留了两头猪,卖了三头,共收入了1万多元。如今,她家两个孩子已成年,也进了珠海一家电子装配厂上班。想起自己家3年前的窘困模样,再看看眼前重新步入正轨的生活,石小菊的手脚更轻便了。

春节刚过,她找到村服务专干李庆华以及新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长杨波,说自己家有豆腐生意支撑,已基本解决家庭生活问题,孩子也能外出务工挣钱了,所以之前评上的低保就可以取消了。

今年,石小菊用这几年攒下的钱,新修了近16平方米的厨房,专门用来制豆腐。石小菊感觉眼前生活道路越来越明亮、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