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脱贫典型事迹

身残志不残 残疾人同样可以闯市场——江西省昌北村残疾人陶学万脱贫典型事迹

发布时间: 2018-09-21 17:47:01 | 来源: 江西残联 | 作者: 江西残联 | 责任编辑: 吴一凡
分享到:0

陶学万是一名肢体残疾人,今年50岁,1967年出生在新建区昌邑乡昌北村西门自然村,这是一个特别偏远贫困的小村庄。一岁那年患上小儿麻痹症,高烧不止,那时候家里穷啊,兄弟姊妹又多,加上医学知识的缺乏耽误了治疗,后来虽然把命给保住了,但是右腿却变成了畸形,落下了终身的残疾。别人回忆小时候的生活都是五彩缤纷的,他记忆中的小时候生活却只有一个颜色,那时候同龄的小朋友都不愿意带他玩,还叫他“瘸子”“拐子”。直到后来,在家人的不断鼓励下,走过了小学、中学的路程,虽然比正常人多付出百倍的艰辛,却也磨练出比常人顽强百倍的毅力。那时候就坚信,虽然我的脚是残疾的,但是我的脑袋瓜并不残疾,只要我不怕苦、肯努力就一定能过得和其他人一样好!

1982年初中毕业以后,陶学万便壮起胆子学着别人做起了生意。从第一次创业是做水果生意,到第二次创业合办生猪屠宰点,两次创业,两次失败,但这并没有打垮他的信心。他坚信只要不怕苦、肯努力就一定能过得和其他人一样好。于是就开始了他的第三次创业,在董家窑农贸市场开了一家肉铺,由于有了之前的经验,这一次肉铺生意很快走上了正轨,凭着肉质的新鲜,足斤足两的诚信原则,不久就南昌一家专门生产制作嘉兴肉粽的作坊就在这定点购买鲜肉。市场的商机是需要发现的,不久就发现当时在南昌做嘉兴肉粽的店面很少,于是就拿下了一家名为“五芳斋”的作坊,凭借着好口碑和回头客,粽子生意越做越大,也评为了“满意早餐工程”。粽子作坊的成功不仅让他挖掘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更让他认识到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于是他有了做强做大,走品牌化的想法。在市县两级残联和西湖区商贸委的帮助下,获得了百年老字号“品香斋”的经营权。在南昌市绳金塔美食一条街开办了“品香斋”食品销售实体店,“品香斋”也在他的精心经营下,经过产品线的创新改良,将“品香斋”打造成南昌的特色品牌。

2014年,在当地区残联的协助下,他在家乡创办了阳光助残基地学万家庭农场。农场占地500多亩,其产业包括鱼塘、鸭棚,而且还建起了葡萄园和绿色疏菜园,形成了一整套立体的产业。为十几名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也为他们提供了生活保障。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他但是从来没有忘记过家乡的村民和残友们。他帮助残疾村民陶金文夫妇,让他们入股“品香斋”实体店,每年可得分红3万元,让这对残疾夫妇有了生活保障。同时他的“品香斋”生产基地也在增加残疾人就业岗位,扶持残疾人就业。自己作为一名肢残人,最愿意帮助的是就是那些希望通过辛勤劳动改变命运的残疾人朋友,鼓励他们创业。因为他相信残疾人更要有梦想,因为天助自助之人,上帝为你关闭了一扇门,就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2015月11日,他被南昌市残工委评为“自强模范”。对于这份荣誉他十分珍惜,因为他希望更多的残疾人朋友知道他的经历以后能够自强、自信起来,他也饱尝过命运的嘲弄,也经历过对生活的绝望,但是只要不放弃就有希望,只要不放弃就一定能从艰难困苦中走出来。他能做到的,相信别的残疾人朋友也能做到,甚至比他做得更好。

近年来,随着国家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措施的相继出台,残疾人事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创业有起点,事业无终点,今天取得的成绩只是明天事业的一个基点。虽然身体残了,但志不能残,凭着自强、自立的精神他走过了昨天和今天,还要靠着这种精神继续走向明天,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他虽然是一名残疾人,但是积极进取的信念是阳光的,诚信、热情、正直的为人原则是不变的,遇到困难绝不低头的精神是不倒的。他们身患残疾是不幸的,但值得庆幸的是他们生活在这么好的国家、这么温暖的社会大家庭里,有党和政府对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坚信他们的明天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