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脱贫典型事迹

“两根残指也能摘掉贫困帽!”——安徽省新光村残疾人方士秀脱贫典型事迹

发布时间: 2018-09-25 16:05:11 | 来源: 安徽残联 | 作者: 安徽残联 | 责任编辑: 吴一凡
分享到:0

南陵县弋江镇新光村的方士秀,今年54岁,是位肢体一级残疾的残疾人,2016年被评为见义勇为“中国好人”。他原是村上出了名的贫困户,自脱贫攻坚以来,收入连年增加,不但还清了债务,而且住上了新房,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如今,他逢人便自豪地说:“只要好好干,两根残指也能摘掉贫困帽!”

债不知哪年才能还清?

方士秀3岁时,不幸跌进火堆,导致左臂截肢、右手仅剩两根只有一节关节的手指,脸上也落下了深浅不一的疤痕,成了位肢体一级残疾的残疾人。身残志不能残,身残心不能残。为了弥补自己的残疾不足,他加倍刻苦锻炼,家里家外不论什么事,都学着干,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直到干会为止,一心想把自己残疾的双手锻炼成像正常人的手一样。残疾的胳膊和手上不知脱落了多少层皮、流了多少血,磨得老茧堆多厚。

因双手残疾干活不便,尽管他付出的劳动比别人多得多,田地里的收入却比别人的少得多。于是,他想出门打工。人家一见他残疾这么重,一口拒绝。不知跑了多少地方,想当个门卫都不行,只好回家,靠在河滩里捕鱼、帮同村养殖大户看养鸡鸭,来勉强维持生活。

久而久之,他萌发了养殖的想法。2011年,听说市场上鹅紧缺,他致富心切,东挪西借,一下养了3000只鹅。等鹅长到2公斤多重时,不料夜里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洪水,把鹅全部冲走,一下损失了5万多元。哪里跌倒哪里爬起,为了尽快还债,第二年,他又养了3000只鸡,当鸡快要上市时,谁知遭遇了禽流感,只好含泪把鸡全部深埋,又亏损了5万多元,先后亏损了10万多元。他整天愁眉苦脸,债不知哪年才能还清。

“我睡着了都笑醒了!”

2014年,新光村两委将方士秀作为贫困户建档立卡,为他申报了低保和残疾人补助,每月有500多元,基本解决了生活来源问题。县扶贫办、县卫计委和弋江镇的有关领导多次来深入了解情况,不但帮助他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而且还给了他信心和力量。当他把养殖脱贫的想法说出来时,他们积极支持,要他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并制定了详细的帮扶方案。村干部及时和他的几个哥哥协商,共同筹了一笔启动资金给他养殖。没有养殖场地,村两委把村中一处集体所有的林场划给他免费使用。养殖技术不过关,村里又为他联系养殖大户、农技专家来教学指导,服务十分周到。

他小心谨慎,吸取前两次的教训,采取小步快走的办法。第一批养了500只鹅,钱不够时,凭借信誉赊欠饲料,等第一批上市盈利后,再养第二批,渐渐扩大养殖规模,收入不断增加。产蛋高峰时,每天能产1000多只蛋,能卖1000多元。干部们还想方设法帮他联络销售,解决后顾之忧。

他父母去世得早,家里兄弟姐妹多,父母留给他的唯一财产是一间年久失修、缺砖少瓦的破房子,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梅雨季节屋里湿得像水牢,下雪时时刻担心倒塌。2016年2月,村里为他申报了危房改造,一下补助了2万元,帮他重建了两间新房,60多平方米,还通上了自来水,热水器、冰箱等生活电器基本齐全。他高兴地说:“现在终于有个像样的家了,再也不用担心房子漏雨倒塌了,晚上可以安安心心地睡觉了,我睡着了都笑醒了!”  

“两根残指也能摘掉贫困帽!”

扶贫政策暖人心,自脱贫攻坚各项帮扶政策实施以来,方士秀越干越想干,越干越有劲,养殖收入连年增加,不但还清了债务,而且住上了新房,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如今,他逢人便自豪地说:“只要好好干,两根残指也能摘掉贫困帽!”村里根据他的生活状况,为他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后,还继续让他享受相关扶贫政策,并帮助他从南陵县农商行贷了5万元的扶贫小额信用贷款,用来扩大再生产。他准备用这5万元养10000只鸡鸭,好好地大干一场,彻底脱贫,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目前,已养了2000只鸡鸭,村里还为他申报了1万元的特色种养业补贴,该享受的政策一个都没少。他说:“等到养殖规模再做大、效益再增加,我准备退出低保,给更有需要的人,让他们早日脱贫致富,国家给我的好处太多了。”

他养的鸡鸭鹅从不用激素催肥剂,长得慢、成本高。他说:“只要让老百姓吃得放心,我宁可自己少赚点也不后悔,只求心里踏实。”

2015年6月,他冒着生命危险,在汹涌的大河中救了一位放牛的老人,2016年3月被中央文明办评为见义勇为“中国好人”。

谈到将来,他信心满满地说:“扶贫政策这么好,我没有理由不撸起袖子加油干,我曾被评为‘中国好人’,我更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中国脱贫致富的强人,为残疾人争光,带动更多的人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