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脱贫典型事迹

永不倒下的“顶梁柱”——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残疾人高贵脱贫典型事迹

发布时间: 2018-09-26 16:04:54 | 来源: 内蒙古残联 | 作者: 内蒙古残联 | 责任编辑: 吴一凡
分享到:0

高贵,男,汉族,1962年11月8日出生,家住包头市固阳县下湿壕镇油房壕村委南壕村。他的家中不仅缺少生产资料,而且夫妻二人长期患病导致残疾,还要抚养两个儿子,生活异常贫困。2017年6月,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识别系统后,在政府及残联的帮扶下,逐步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突遭变故“顶梁柱”双腿落残疾

高贵原是一名电工,靠着电工电焊的手艺维持着不富裕但温暖舒心的四口之家。高贵和妻子都患有长期慢性病,多年来,一直依靠药物治疗,医药费用开支较大,再加上缺少能干的劳动力,家里的生活日渐走上了下坡道,生活异常贫困。2004年妻子因患心脏病做了开胸手术,花掉了家里多年来所有的积蓄近20万元,但他说:“只要有人在,咱们就好抛闹。”这个家没垮。妻子病愈后,正当高贵与家人努力奋斗脱贫致富时,祸不单行,上天又给了重重的打击——2011年大儿子因车祸意外身亡、2015年,家中唯一的劳动力高贵又查出患有髋骨结核,落下了残疾,只能靠拄双拐生活。

一时间,高贵感到崩溃和绝望,他是家里的“顶梁柱”,本身就不富裕的家庭,一下子就跌入了更加穷困的境地。一次次的打击让高贵身心俱疲,但高贵似乎骨子里生就一副与命运抗争的硬气,面对现实,他咬咬牙将泪水咽回了肚里,凭着毅力和勤劳,努力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

政策扶持发展养殖

2015年冬天,他拖着病残的身躯、承受着丧子的折磨、承担着家庭的重任再次回到村里,因为不能外出打工,高贵苦苦思索着如何改变窘迫的生活。2016年在村干部的帮助下,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他把自己家的危房、旧院修整得焕然一新。搬进了新家,他坐在炕头想:“自己才54岁,虽然残疾了,但我不能让辛苦了一辈子的老婆养活、不能成为家庭、社会的负担,我自己得站起来,不能躺下。”于是下定了就在家发展养猪业的决心。他与妻子杨玉(4级残疾)在自家院子里盖起了猪舍,办养猪场,但是家里经济状况捉襟现肘,苦于两人没有太多的本钱投入,加上饲料喂养成本较高,辛苦赚的钱根本不够办养殖场。

说干就干的他与妻子不谋而合地达成了自助互助的养猪合作计划。也许是命运的捉弄,高贵养猪的一段时间恰逢猪市低迷、行情不好,再加上资金和技术的不足,不但没挣到钱,还欠下了不少外债。脱贫致富的道路不知道该如何走下去!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高贵的状况受到了镇党委、村委的高度重视,将他纳入了村里的精准贫困户给予重点扶持。镇村及残联的干部来到了他家,和他谈起了未来的打算,并向他介绍全市即将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情况。精准扶贫工作的全面开展,给他带来了奔向幸福生活的极大信心。为了帮助高贵发展养殖业,针对高贵的家庭实际情况,镇里村里及残联的干部为他家量身制定了一系列种养殖帮扶计划,明确了帮扶单位和帮扶责任人及帮扶目标。2017年,两人向村委、驻村工作组、镇提出了养猪的申请,通过村委会担保、申请扶贫贷款、个人担保贷款等共筹集贷款22万元,固阳县的扶贫政策予了2.4万元的养猪产业补贴,为他们解决了启动资金。为了节约投资,他们两人开着电动三轮车在县城满街跑,寻找拆迁的地方。逐步收购了旧砖2万多块、废旧钢筋3吨多,节省了近1万多元。村里的老乡看着他们这么辛劳地付出,把自己家的旧机器也捐给他俩,高贵利用自己的电工手艺进行了维修,省了几千元的设备费用。

经过不断的努力,2017年8月他们在村子西头建成了540平方米的养殖暖棚1座、40平方米的饲料加工厂房1座,重新开垦周围撂荒地10余亩(种植了饲草料并实现了作物作为饲料,养殖粪便还田的绿色种养殖循环模式),目前饲养肉猪51头、母猪4头、种猪1头。在帮扶单位、责任人的帮助下已经订单式出栏肉猪11头,收入近3.6万元。

自主创业不忘感恩

站在猪圈里,手里拿着猪食铲,脸上挂着农民特有的朴实笑容,他说,看着村委会、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一天三趟的跑,真替他们心疼,我们自己要再干不出个样来,就没脸见他们。现在两人正在积累、学习养殖知识、技术,下一步准备筹划建立专业合作社,本着良心打造属于他们的绿色猪肉品牌,适度的扩大养殖规模。

高贵是个热心人。平时,邻居家和村委会有急事难事,他总是热心给予帮助。回顾奔跑在脱贫致富道路上的这一年,他感慨地说: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镇村干部的真帮实扶,让我家能够迅速改变贫困面貌,实现了全家人渴盼了多少年的致富梦。他觉得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感谢共产党的好政策,感谢新时期扶贫的好待遇,感谢村委会及驻村工作组和帮扶责任人,他还计划发展壮大后,也能拿出一部分猪仔帮扶更多的贫困群众和贫困残疾人。

在扶贫政策的帮助下,高贵通过发挥自身能力,努力拼搏,正逐步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成为其他贫困户学习的榜样。在命途多舛的年轮上,他们坚强不屈的前行着;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他们振奋人心的努力着。这样的家庭让我们的村民知道什么是身残志坚,知道了什么是自力更生,知道了什么是人生尊严,为正在开展的“智志”双扶工作提供了引领,振奋了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