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2018温州创业创新博览会在温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本次博览会以“双创促转型培育新动能”为主题,首次设置残疾人主题展馆。
在残疾人创业展区,创客们纷纷向温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姚高员展示自己亲手制作的刺绣、雕刻、刻纸等工艺作品。
据悉,本次残疾人双创主题馆是以“自强创造美好生活,就业成就美好梦想”为主题。展品来自各县(市、区)肢体、听力等30多位残疾人之手,分3大类、70件作品,其中农产品43件、雕刻作品11件、刺绣作品2件、刻纸作品5件、雕塑作品2件。
残疾人双创馆作为本次温州创博会的新亮点,吸引了大量的参展观众、媒体记者参观、购买、采访。温州市委副书记陈浩、市政府副秘书长郑焕东等多位领导也前来莅临指导,并要求各级政府及各有关单位多扶持残疾人优秀创业者,多树典型,要展现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残疾人创业创新的成果。浙江省残联教就部曹钢主任、浙江省劳服中心培训科董慧芳科长还专程从杭州赶赴温州参观指导,对为残疾人提供平台的创新做法给予了很高评价,并表示要多支持残疾人创业创新。
在残疾人创业创新主题馆,残疾人创业者们从幕后走到台前。他们带来了农特产、非遗工艺、文化创意等多样化展品。这些展品的背后,凝聚着他们的创业梦。展会期间,展区的人气一直居高不下,收获了近30万元的交易额。
多元产业发展风生水起
残疾人创业创新主题馆的展出面积为360平方米,展品涵盖现代农业、制造业、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多种产业。残疾人创业,不仅要克服生理上的缺陷带来的生活不便,还要面临普遍的创业风险。即便如此,他们依然通过努力,在一些领域作出不俗业绩。本次创博会上展出的几个农业类项目,都做得有声有色。
温州山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绿色农产品种植养殖、开发经营、配送销售为一体的新型农业企业,入选鹿城区首批残疾人庇护产品目录。该公司负责人黄金飞是位残疾人。他在鹿城区藤桥镇开辟了300亩绿色农业基地,以原生态种植结合现代农业科技,为市场生产和供应无污染红米、大米、果蔬等名优农副产品。
此外,瑞安的致富鸽业已是当地养鸽的龙头企业,泰顺的铁皮石斛种植合作社的种植面积已发展到200多亩,永嘉瓯美生产的老酒汗、楠溪素面等产品保证产品的绿色健康,平阳的益蜂堂蜂业让天然巢蜜变成可以吃的润唇膏,文成“伯温牌”系列名茶采制于海拔600多米高山,经传统工艺+现代技术精制而成。
今年首设残疾人创业创新主题馆。陈佳摄
“不希望是为我们的同情埋单,而是真正认可我们的产品,这就倒逼我们在行业里做精做强。”温州宇星摩配有限公司负责人杜志文说,他们公司专业生产摩托车、电动车、三轮车、汽车等后视镜及其他配件,经历十几年的持续发展和不断创新,现已发展成集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及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企业,并拥有多项专利技术,去年还被评为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
5元1个小布袋,10元3个手工香皂,10元1个手工环保袋……创博会期间,来自温州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制作的手工作品颇受欢迎。记者了解到,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下设温特创业园,主要为职高学生学习电子商务提供实习平台,现已注册淘宝店与微店,店内销售作品均来自学校学生的作品。为满足不同客户需求,温特创业园还开创了互联网+私人订制的经营模式。目前,主打销售的产品及服务有软陶花、软陶十二生肖、乐清细纹刻纸、各类手绘作品、帆布包等。
乐清残疾人剪纸研究会的敖鸿现场刻纸。金鱼摄
各类匠心巧思不输常人
在残疾人创业创新主题馆的技能展示区,几个坐在轮椅上认真刻纸的年轻人成了展会上的一道风景线,他们专注的背影打动了来来往往的观展者。据悉,他们都是来自乐清市纸艺美术研究所的成员,师从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温州市非遗传承人周是一,他们中不少成员都是从零开始学习,经过长年累月的反复练习才逐渐学会细纹刻纸的个中要领。
“乐清细纹刻纸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幅碗口大的细纹刻纸要十多天才能刻成,十分费工。学习过程中不小心划破手是家常便饭,但我们耐得住寂寞,静得下心,所以才会坚持下去。”乐清市纸艺美术研究所成员之一林少祥告诉记者,他们通过学习传承这门民间艺术,并以作品参赛、线上线下售卖及衍生品的开发设计等途径来让自己实现就业创业。“12月初,我们的作品要统一在乐清图书馆展出。”林少祥激动地说。
除了细纹刻纸,此次展出的不少展品都是非遗类工艺美术作品,如手工制作的旗袍、石雕、木雕等,其中不少作品在行业比赛中获奖。
来自龙湾的孙克福,虽然行走不便,却有一双巧手。他的传统服饰(本装)制作技艺被列入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他说,自己15岁跟着老师学做唐装,至今已做了40年。他坚持手工制作每件旗袍,尤其是衣服上造型各异的盘纽,都是他亲手设计的。制作一件旗袍动辄需要十天半个月,相当耗精力,但孙克福仍坚持用最古老的技艺去完成,让传统的服饰尽显古典优雅之美。
苍南县聋哑人温兴良创办的鹅峰古籍馆,主要经营石雕工艺品,他还推出公益计划,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传授技艺、提供就业,带动培养了一批玉石雕刻技艺人才,也为工艺品企业输送员工,从而缓解企业用工荒。此次展会上,他带来的几件石雕作品受到不少行家的青睐。
建立特殊人力资源优势
记者了解到,温州市现有残疾人49.5万人,其中持证残疾人15.76万人。温州市委市政府将残疾人创业创新和灵活性就业纳入工作大局,坚持政策优惠、项目支持、资金扶助,有力地促进了残疾人就业工作的良性发展。全市就业年龄段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84931人,已就业52319人,其中残疾人自主创业7200人;残疾人扶贫基地130个,安置残疾人就业辐射带动残疾人2600人。
为切实有效帮助残疾人创业就业,温州市残联还出台多项措施让残疾人的创业项目“上马”,如场地租赁和运行经费补贴、规费减免和水电煤气等费用优惠、设施设备补助、社保补贴、政府优先采购残疾人庇护产品等政策。对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的企业,温州市也有实打实的奖励政策。如带动就业奖励(补助)、贷款贴息以及当地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创建等。
除了资金支持,温州市残联还常年为残疾人提供创业就业培训,让残障人士能够在社会立足。今年,温州市还组织开展了“残疾人就业创业提升年”活动,力争全市残疾人新增就业达到1500人以上,新开展技能培训2100人以上。
“我们将坚持做残疾人朋友的坚强后盾,帮助大家以更大自信、更积极的姿态,增强职业本领,建立特殊人力资源优势,做职场的精英、做商海的强者,通过就业创业摆脱困境,共奔小康,我们有责任倡导社会广大助残企业和机构成为发展残疾人事业产业的重要力量,在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残疾人的良好氛围上作出应有的贡献,携手共同促进残疾人就业、融入社会,让残疾人就业创业不断地从‘有障碍’走向‘无障碍’。”温州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