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九是合肥市残联信访维权处的一名工作人员,从事残疾人工作15年以来,王庆九就一直践行着“残疾人利益无小事,视残疾人为亲人”的工作理念。把帮助残疾人解决困难,为残疾人谋幸福作为崇高理想。以感人至深的爱,温暖着残疾人的心田,以点滴平凡汇聚成的伟大,为残疾人事业添砖加瓦。
王庆九
这些年来他荣获“中国好人“,“合肥市维稳先进个人”,“合肥市首届最美残疾人”,十一五自强模范,连续6年评为“合肥市信访先进个人”,第四届合肥市“道德模范”提名奖,“合肥市残联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先进事迹在“人民网”、“安徽日报”、“安徽残疾人”、“江淮时报”、“合肥晚报”等主流媒体上进行过报道。事迹被《合肥年鉴》2016年收录。
他拄拐行走为残疾人维权奔波
王庆九自幼生小儿麻痹症,双腿留下残疾,行走不便。身体的残疾没有击垮他对生活的热爱,用越挫越奋来形容他是最切当不过词语。为了能够行走,他的双膝盖摔的血肉模糊,结的老茧比脚掌还厚。渐渐地他能用弯成九十度的腰,一跛一拐地走路了。他先后在南京军区总院做过两次儿麻矫正手术,后来到安徽省立医院儿麻矫正做了断骨矫正手术,当时已经过了最佳治疗期,很多医生都不抱希望。他对医生们说:“不做一生就不能行走了,做至少还有点希望。”手术后他能拿个拐杖行走,遍布双腿的刀疤见证他和命运斗争的顽强。
王庆九工作照
他是一位残疾人,深知残疾人的所想、所盼,对残疾人的生活感同身受,对他们的求助总是无微不至的帮助。他做信访工作不同于正常程序,正常都是问明情况,给所在地残联开据信访转办单,让来访者走人了事。他首先给所在地的乡镇(街道)残联打电话了解该同志实际情况,能让下面给予解决的就叫来访者回去办理,底下无法解决的,他会直接找相关部门,直至问题解决。“事事有着落,件件有交代”是他对来访者的承诺!这些年来,他服务过的残疾人无数,帮助过的残疾人无数,感人事迹无数……
肥东县一位姓杨的残疾人来到合肥市残联信访室,通过交谈得知她不但肢体残疾,而且因为离异精神也出现问题,带着一个孩子,家庭困难,曾自杀多次。在交谈了一个上午后,王庆九和该同志的地方政府取得联系,要求大家都来帮助一下她,拯救一下这个家庭。协调地方政府帮助解决她的低保,让她能够有最基本的生活来源。随之联系了她的父亲,让赶快带她去看精神科医生,并给她介绍合肥市第四医院医生,叮嘱她一定要接受精神治疗,后来这个同志把他当哥哥,因为是精神上的问题,经常夜里都打电话问这问那,他总是鼓励她。她担心小孩子在合肥上不了学,王庆九说:“你只要好好看病,一切都包在我身上。”在强大的精神支撑下,她的病情明显好转,2015年在王庆九的帮助下,孩子就近上了学,还免了赞助费,这样更增强了她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去年底她又到北京做了一次腿部矫正手术,现在已经组织了新的家庭,2016年生了个胖小子。每隔一段时间她都要到残联信访室与王庆九攀谈,“现在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是残联王大哥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她喜极而泣的说。
王庆九工作照
“看到残疾人有困难我就无法平静”这是王庆九常常挂着嘴边话。为残疾人尽快解决困难,他不搞层层传达,总是直接打电话给残疾人的所在地村(社居委)领导,只要是为残疾人的事情他事无巨细,不怕麻烦。“一根拐杖,一辆轮椅,一个坡道……正常人都是小事,但对他们来讲不解决他们就寸步难行”这是他和地方政府说过无数遍的话。
胡鹏一个因车祸造成双下肢瘫痪的残疾青年,家在偏远农村,通过广播知道残联这个组织,通过114找到残联信访室电话。当天下午“我把出事后压在心里的话全部讲完了!”这是胡鹏当时的感慨。得知他出车祸康复后一直蜗居在家里,因为没有轮椅无法下床。王庆九了解情况后立即和他户口所在地残联取得联系,让他们从实际出发,尽快解决一辆轮椅车,当地残联因为每年的辅具发放已经结束,后来从其它地方给协调了一辆轮椅,拿到轮椅后他高兴的脸上又布满愁云,他家门前有几个台阶,轮椅无法出行。得知情况后王庆九电话了胡鹏的村委会主任,他们也说无障碍改造已经结束了,叫等到明年吧。王庆九火了!想想将一个人在屋里关上一年是什么感受!最后在他的施压下,三天时间让胡鹏同志走出家门,见到了阳光。在轮椅滚出家门的时间胡鹏第一时间电话了王庆九,“王主任我又看到太阳了!”。
帮助近100多位残疾人家庭子女圆了上学梦
“残疾人本来就落后于正常人一步,他们的孩子是他们的希望所在,不能让残疾家庭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无论什么原因,什么情况,只要残疾人家庭孩子想在合肥上学,王庆九总是千方百计的想办法,“残疾人家庭孩子要上学就找王庆九”成为不成文的规矩。这些年来他迈着残腿为近100多位外来务工人员的残疾家庭孩子找到就近入学的学校,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来肥务工残疾人史女士在合肥瑶海区从事盲人按摩工作,自己没有能力辅导照顾孩子,孩子小学毕业后,想在“168磨店中学”寄宿上学,这样离家近。但这所学校是合肥市名校,招生要求严格,为了让孩子能入学解决她的后顾之忧,王庆九找合肥市教育局,找学校校长,经过多次协调孩子终于在9月1日如期入学。
住在蜀山区荷叶地街道绿怡居社居委的宋发,家离八中不远,孩子宋轶璇肢体残疾,中考考了731分,“为你孩子考这么多分而高兴。问他父亲想叫我帮助什么?”他说不想参加摇号,进八中离家近他好照顾。
王庆九先后找了蜀山区残联、教体局,都说不行。他要求市残联给他出个函,我告诉他函是起不到多大作用了,你把这个实际情况写一个报告,从社居委到区残联每个部门给你证明盖章,我也给你证明盖章,你到教育局自己去看看,后来他去了,电话给我说不行。我叫他通过信访渠道看看,再想法通过一些自己的关系把你的报告送给市领导,后来事情圆满解决了。去年这个孩子被“南京财经大学”录取。
定远残疾人郭先生孩子6周岁了,本人在合肥市淮三小边暂住,想就近在淮三小上学。但他又不符合政策要求,王庆九多次和所在地教体局沟通协调,本着对残疾人生活的关心角度,最后学校破例招收了这个孩子,最后家长为了表示感谢专门带着礼品来感谢他,被他拒绝,叫他不要把社会的不良风气带到这里,并严正告诉他,“别人我管不到,至少我能管好我自己,我也是残疾人,为残疾人办事天经地义”。这些事例在他的来访登记簿上还有很多很多。
10年如一日温暖着每位残疾人心田
王庆九在残联做信访维权工作,负责来访残疾人接待,每天早上他总是提前一个小时到达办公室,10年来从未例外。因为很多残疾人朋友从农村乘早班车来,他们大都行动不便,必须尽快办完让他们早点坐车回去。他还负责外地残疾人免费公交卡办理、他的热情和周到让外地残疾人朋友在他乡找到温暖。他还很爱管闲事,每当看到年轻的肢体残疾人,他都会多问一下他的残疾原因,有点希望他都会介绍他们去接受矫正治疗。
“12345政府服务直通车”办理是他投入最多的工作,他说必须及时准确的回答残疾朋友提出的问题,让他们的困难得到尽快解决,一有时间他就上网查看,及时了解、调查、答复,每次月评大都名列前三名。2016年12月份还摘得市直机关10件以下第一名的成绩。残疾人法律维权工作,是他为残疾人朋友维护权利的一把利器,去年他被评为“六五普法”优秀法律宣传员。残疾人因为身体原因大都比较压抑,他请来心理咨询师,开拓性的在信访室开展心理咨询业务,赢得了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庭的好评,取得了很好的社会价值。一位孤寡残疾老人无比深情的说:“我活这么大岁数,到过很多政府部门办事,还从来没有遇到像王庆九这样真诚暖心为民办事的!”这就是一位普通残疾老人向12345市长热线表达对他的褒奖。
王庆九参加演讲比赛
做残疾人信访工作这些年来,他一直提倡残疾人朋友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合法利益,2015年为残疾人申请法律援助案件达156件,2016年达到300多件次。这些依法办理的残疾人诉讼案件,充分彰显了法律的尊严,也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作为一名残疾人能生活在这个时代我感到很幸运,作为一名残疾人工作者,能为广大残疾人服务我感到很幸福”,这是他的口头谈。合肥市残联理事长李炳云对他的评价是:“王庆九同志熟悉残联的各项政策法规和业务,全力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与广大残疾人打成一片,心心相印。深受广大残疾人的尊敬和拥护。他热衷于残疾人救助和帮扶工作,能处处以身作则,得到了市、县(市)、区残联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