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6日,平阴绿泽画院就在由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主办的“手工艺者集善之家”项目中,荣获了全国“手工艺者集善之家”称号。
2018年12月29日,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关于确定第三批国家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的通知》(残联发[2018]68号)中,平阴绿泽画院又荣膺“国家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称号。
缘何一家单位一年内便荣获了两块国家级的牌子?究其原因,这与平阴县委、县政府对残疾人工作的高度重视分不开,该县通过发展残疾人文化产业,不断促进残疾人创业和就业,保障和改善了残疾人民生、满足了残疾人精神文化需求、维护了残疾人合法权益。其中,平阴绿泽画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打造有特色的文化产业基地或产业链,帮助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实现了创业就业梦想。
作为济南市首家残疾人文化产业培训就业基地,平阴绿泽画院是集石雕、油画培训,实习和就业为一体,为残疾人打造的一条培训就业直通车。在绿泽画院,残疾人实现了体面就业、稳定就业。而它的创新举措,则为全市残疾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经验。平阴县残联充分发挥绿泽画院文创产业优势,本着“零基础入学,零距离就业”原则,根据岗位需求设定培训内容,根据学员基础设定培训周期,搭建起残疾人“免费培训+定向就业”培训就业平台,为残疾学员免费提供食宿,签订劳动合同,享受“五险”保障。此外,绿泽画院还赋予了基地更多文化内涵,不断开展各类活动,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真正让残疾人实现了体面就业、尊严生活。
目前,绿泽画院涌现出“木头人”石雕师陈泽忠、“脑瘫儿”画师孙国栋等自强模范。参加了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首届全国创业就业服务主题展活动。在残疾人脱贫攻坚中突出“文化”特色,探索出残疾人广泛参与的文化产业扶贫新路子。荣获济南市“2017年度社会力量助力脱贫攻坚先进民营企业”、“济南市扶贫产业联盟成员单位”、济南市“助残就业先进企业”等称号。绿泽画院董事长董文杰荣获“山东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称号。
与此同时,平阴绿泽画院还在现有基础上建设了平阴绿泽残疾人文化创意文化产业园。目前,3000平方米的残疾人美术馆即将建成使用。依托该项目开发电商、沉香、古陶、托养、旅游等项目,拉长产业链条,做大产业集群,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让更多残疾人过上美好幸福生活。
绿泽画院助残模式只是平阴县残疾人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该县以“整体赶平均、共同奔小康”行动为引领,以济南市残联“八个走在前列”为目标导向,扎实推进残疾人组织建设、康复救助、培训就业、扶贫解困、信访维权、宣传文体等各项工作。围绕让残疾人好办事、为残疾人办好事,以“一次办好”为目标,创新性在平阴县人民医院设立评残办证服务中心,“一站式”办理残疾人证的受理、医检、定级工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一卡通”服务模式,残疾人证办理全程实现电子化、便利化。精准扶贫助残,打造“平阴样本”。该县研究制定《平阴县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不仅在保障输血、落实补贴政策方面为建档立卡重度残疾人兜底,而且在带动造血、扶持创业就业、提升脱贫能力等方面打造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的“平阴样本”。整合社会资源,凝聚助残合力。加大宣传力度,擦亮助残品牌,残疾人事业得到稳步发展,残疾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