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全国残疾人脱贫先进典型刘入源:独手撑开致富路

发布时间: 2019-06-27 14:00:00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吴一凡
分享到:0

image.png

中国网讯  “自治区自强模范”“全国优秀农民工”“全国十佳农民”“科普中国·最美乡村科技致富带头人标兵”“全国农业劳动模范”......这是广西玉林市刘入源身上的标签。

刘入源,出生于1983年,在他6岁之前,他和大家一样,有一双健全的双手,16岁那年,因为一次灾难,他的人生从此彻底改写。

学会与自己的身体相处

那是1999年夏季的一天,由于年少无知贪玩,不小心失去了整个右手手掌,刘入源突然变成残疾人的事情,成了村里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他的背后被人指指点点,像是一把把伤人无痕的刀子。亲戚们来看望刘入源,谁都不敢跟他提将来找工作、讨老婆这类的字眼。

残疾了以后,刘入源才发现,“残疾”所带来的伤害,远不止身体的痛楚这么简单。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刘入源养成了一个习惯,把残疾的右臂放进裤兜里。

然而,遮掩残疾并不能解决刘入源的生活困难。有一天,刘入源的父亲对他说:“别人做不到的,你要做到,别人做得到的,你要做得更好。”

于是,刘入源开始学习如何与残疾的身体相处。他用一个月的时间学会了用左手写字、吃饭。白天,他在书桌上画;晚上睡觉的时候在床上画;吃饭的时候,在地上画。还用两个月的时间学会了单手穿针引线、打结、缝衣服。

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2009年,刘入源做出了一个决定,一定要做出一番事业来!

博白县是广西的生猪养殖第一大县,可是,猪肉价格远远不如羊肉价格,刘入源想,与其养猪,还不如养羊。山羊肉的价格是猪肉的三倍,市场需求巨大。可是,博白并没有规模化养殖山羊的成功先例。村里一个老养殖户对我说:“这里哪能养羊,整天下雨,山羊一淋雨就生病,送给我都不要,养不了。”邻村一个养殖户也劝我:“山羊没有人养成功的,一般养个几头,十几头就养不了。”

2009年10月,刘入源把自己的全部积蓄拿出来,买了31头隆林黑山羊,创办了博白县第一个种羊场——广西博白县桂源农牧有限公司。

刘入源每天划着竹筏过河到草场打草喂羊,想象着自己梦想很快就能实现。可是,刘入源的尝试失败了。一个月里,刘入源的羊一只只地先后死掉,刘入源坐在羊圈里,整整发呆了三个小时,几年的积蓄,这一次全部赔光了。

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爬起来。第二年,刘入源向亲戚借了3万元钱,再次引进了31头羊。这一次,刘入源总结了上次失败的教训,那段时间,刘入源把床搬到了羊圈里,几乎与羊形影不离,割草、防疫全部亲力亲为,手上脚上布满伤疤。

一年后,刘入源的30头羊变成了250多头,山羊出栏以后,他得到了人生第一笔巨款13万元。

2011年11月,刘入源又贷款60万元引进努比亚种羊,并进行品种改良。改良后的山羊,个体大,抗病力强,更容易养殖,收益也更大。经过科学方法优化繁殖喂养,刘入源的羊圈成为了玉林市最大的黑山羊养殖基地。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2013年夏天的一个深夜,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灌进羊场,刘入源的小羊羔被当场全部淹死,之后,其他的种羊也相继发病而死,他苦心经营多年的成果顿时归零。

此后,刘入源下定决心要闯出一条别人没走过的路,他改变了以往的养殖模式,以农家党校、养羊协会和协会党支部为依托,启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引进国外努比亚山羊良种,在博白县9个乡镇11个行政村推行试点养殖。

对愿意发展产业、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残疾人,刘入源将贫困户的扶贫贴息贷款吸纳进公司,折价为贫困户育种羊、做规划、提供全程技术服务并保价回收。采用这种自主经营模式,每户贫困户每年至少纯收入2万元,基本没有养殖风险。

“羊倌”变为脱贫致富的“领头羊”

从此,刘入源从“羊倌”变成了带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头羊”。 2014年,广西水产畜牧兽医局经过实地考察,决定把全区标准化种羊示范基地项目落户到刘入源的种羊养殖基地。现在,刘入源开办的博白县桂源农牧有限公司已经发展为集研究开发山羊品种改良、生产、繁殖及供销一体化的大型养殖基地,总占地面积300多亩,拥有努比亚种羊3200多头,存栏肉羊500多头,草场400亩,实现年产值500多万元。

如今,刘入源已经带动本村和周边村镇共350户、2000多名贫困户养羊5000多头,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近1500人因此脱贫。在桂源公司辐射带动下,如今,黑山羊养殖已成为博白县的特色扶贫产业之一,2017年12月,入围广西县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博白县的19个镇、29个行政村500多户农户参与黑山羊养殖,养殖户年增收达到2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