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讯(记者 郭颖慧) 医养融合养老服务是一种有病治病、无病防病、医疗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主要依托中医非药物治疗特色优势,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以及康复服务,深受老人们的青睐。通过探索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使五保老人、“三无”老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住、老有所乐、老有所依。对于符合条件的老人入住医养中心,可以享受一日三餐、定期体检、日常护理等服务。另外,有能力的老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拿一份收入。目前,该医养中心有医养用房3600平方米,工作人员15名,设有标准宿舍48间,设置床位96张,目前实际居住老人95人(其中特困老人92人,社会老人2人)。
近日,中国残联携中央媒体采访团走访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医养中心,实地探访了民和县医养融合这一养老新模式。
60岁以上老人比例高,入住需求大
驱车前往医养中心,下车就被中心楼门口整齐的4排队伍所吸引。走近发现,这些医养中心的老人们正在医护人员的带领下进行每日的广播操。“双手伸展,1、2、3、4”......他们沐浴在阳光中舒展着筋骨,神情专注,动作整齐。
医养中心的老人们在医护人员的带领下做广播操
据民和县中医院院长、医养中心的负责人白海东介绍说,医养中心于2016年成立,是在整合原县福利中心和县中心敬老养老项目的基础上建成的一家集养老、医疗救护、康复健身、文化娱乐、疗养休闲为一体的综合型医养融合养老基地。截止到目前,已入住的特困残疾老人共38人,其中肢体残疾15人,视力残疾4人,智力残疾19人。
“从最初的的很多人不了解,成立之初还需要动员符合条件的人员入住,到现在的床位供不应求,还有很多符合条件的老人排队等待入住。”医养中心的院长白海东说,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民和县60岁以上的老人人数较多,其中特困老人有1780多名,已有的床位已经不能满足这些特困老人的需求。为此,医养中心增加了230张左右的床位,预计很快就会有新的一批符合条件的老人可以入住进来。
发挥中医特色,促进医养融合
医养中心自成立以来,就把全体院民的服务质量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和人性化管理和运作,服务质量得到不断的提高。现医养中心收住特困残疾老人38人,对重度残疾老人实行分级护理,为他们提供人性化、亲情式服务。
爱心单位给老人理发
“高兴咧!住进这里以后,环境好,还有专门的人员负责一日三餐打饭、打开水、清洗餐具,还有专门的服务人员给我们剪指甲、打扫卫生、清洗衣物、床单被罩,陪我们聊天说话,对这样的生活,我们这些孤寡老人已经非常的满足了。”一位医养中心的老人激动地对记者说。
据介绍,医养中心设置了康复室,轻症老人在“中心”就地做康复治疗,重症老人及时转医院康复科进行全方位的康复治疗。
医养中心的老人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做康复训练
同时,医养中心探索开展了中药膳食保健疗法,针对老年人消化、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高的实际,研制中药膳食方剂,有治疗感冒、慢性胃炎、支气管炎、颈椎、腰腿疼痛的中药汤剂;还有开展的中医特色治疗,反应效果良好。
此外,还开展中医治未病,定期进行宣教活动,为老人们讲解预防疾病常识,对已患病老人进行早期治疗和后期康复治疗,预防疾病的演变和复发。同时,对中心的残疾老人进行心理疏导及生活需求服务,通过了解、劝说、鼓励和指导等方法,帮助他们树立康复的信心。
“每位老人一住进来,都会为他们做一个全面的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并针对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以此确定老人的护理等级,制定具体的护理方案。”白海东对记者说,入住进来的院民,医护人员每日会进行日常检查,针对严重病情的患者,会着重增加检查的次数。除了日常的检查外,在年终和年末还会进行全面的检查,以便及时了解院民的健康情况,并作出及时的护理方案调整。
医养中心老人们的档案评估表
“建立残疾人档案,开展残疾人自理能力、入住健康情况评估等一系列的工作,可以使残疾人能够就地及时得到康复医疗、康复护理等基础性康复服务,为实现医疗、养老、康复一体化的医疗康复服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白海东说。
老有所为“种蔬菜”,老有所乐享晚年
为了更加丰富老人们的生活,医养中心还组织老人们开展举办多种竞技比赛,定期给老人们举办生日聚会,丰富老人们的生活,推动医养中心的文化建设。
同时,在医养中心的一角,还开辟了一片“绿色蔬园”。这片2、3亩的“绿色蔬园”是经过医养中心老人和职工共同耕作的田地。在这里,老人们老有所乐,发挥了“用其所能,尽其所能”的作用。
“绿色蔬园的建立,不仅仅丰富了老人们的生活,还增强了老人们的自信心。”白海东说,通常很多老人的晚年生活是很枯燥的,但是在医养中心老人们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还通过自己的劳动尝到了收获的喜悦,老人们的精神头更好了。
医养中心的老人们
同时,通过当地财政和残联补贴,不管是吃住行还是住院服务,医养中心的特困老人们均无需支付一分钱。此外,医养中心的特困老人按照护理等级不同,分别得到不同额度的补贴,平均一个人一年为8700元。
“虽然医养中心工作在运行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医养结合对我们来说是一项新的工作模式,因此,在许多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不妥之处,特别是在“养”方面还需进一步与县民政、县残联等部门加强联系和沟通,不断地学习和总结经验,不断地去探索和完善。未来,我们将在巩固提高现有工作的基础上,把残疾人康复工作做得更深入、更细致,让残疾人更好地享受到医疗康复和生活服务保障。”白海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