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单位:贵州省残疾人联合会
推荐文章:知识改变命运
1986年,张跃平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在他两岁半时,患上了小儿麻痹症,让本不宽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为了让他能够走路,父母带着他四处寻医,花光了家里的每一分钱,还欠下了一屁股债务,可效果却几乎为零。北京几个专家会诊后,给他的最终宣判是:这辈子都不可能站起来!
这残忍的宣判犹如晴天霹雳,彻底把他击溃。想想都恐怖,未来,拐杖将是他另一双脚。难道,长大成人后,只能宅在家里面,成为啃老一族,成为社会救济的对象?
他不甘心认命,与命运抗争。
初中毕业后他到省畜牧兽医学校就读。在求学的道路上,他比别人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他每天要比别人早起,怕行动不便而耽误上课时间。上细菌病毒学,要去电教室5楼上课。要花上半小时才能移到5楼。所以每次上楼前要先准备好一包纸巾擦汗,把另一根拐杖放在一楼。一手拄拐一手撑住楼梯扶手,一步一步爬上去。每上一层楼就休息一下,到5楼后擦擦汗坐在楼梯口休息,一边等同学帮忙把拐杖拿上来,一边用擦汗的纸巾当成“湿纸巾”,用来把另一只抓住扶手上楼的手擦干净。
上畜牧生产课要去实习牧场,要用50分钟左右才能到。虽然每天上课非常辛苦,但他感到很充实快乐,他的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而且每学期都能获得奖学金。
时光匆匆,一晃三年在校学习生涯快结束了。几十上百家企业来学校招人,他心想成绩优秀的自己应该是可以找到工作,记得特别清楚的是,他和几位同学到同一家公司面试,他的各项技能都非常优秀,可最后经理却说:“公司没有哪个的工作岗位适合残疾人,你给公司开大门的能力都没有,怎么可能要一个成为公司负担的残疾人。”他把简历投了好多家企业,但都是一到面试环节就被委婉拒绝了。
最后,家里千托人万求人,在不要报酬的承诺下,总算申请到位于花溪区小碧乡的万福养鸡场实习打工。那些日子,他起床最早,观察鸡的粪便、精神状态、采食量、产蛋率,鸡是否健康,等等。然后给鸡加水加料,解剖病死鸡了解病情。
实习期间,最痛苦最难熬的是鸡场每月发工资那天,他会悄悄溜进鸡舍,或者偷偷溜出场外,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怕同学们议论工资、在他面前数钞票……同样的实习同样的付出,他却没有分文,那是一种多么难以承受的煎熬啊!
实习期结束时听同学说,清镇天众公司的鸡正暴发疫情。他想,这或许是个机会。于是千方百计申请到了这家公司。
到现场一看,工人正在把死鸡一只一只的装进饲料口袋,然后背出去深埋。于是他充分发挥在学校学到的专业技能,对鸡进行了病理解剖,把鸡的口腔、气管、肺部、心脏、肝脏、腺胃、肌胃、肠道,做了细致的诊断检查,经反复研究,确认是“新城疫”。于是对症下药,把没发病的鸡紧急做了预防接种,在进行全场消毒处理后,把病情严重的鸡挑出来单独饲养,最终把疫情控制住了。他的踏实工作和干出的实绩,让公司领导感到,他不仅没有成为公司的负担,而且还成为帮助公司解决问题的能手。就这样,公司开始给他发工资,从开始的1000元,后来涨到4000元一个月,这一干就是4年。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越来越感受到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他想要自己创业。用多年打工积蓄的资金建起了小规模的养鸡场,80斤一包的饲料,他分成4-5份背到鸡舍里加入料桶,20斤的水桶拄着双拐一手拿桶身、一手拿桶底,到鸡舍组装好喂鸡,鸡舍垫了很厚的垫料,拐杖容易陷阱去拔不出来,一不小心就摔倒,弄得全身都是鸡粪。可看到鸡一天天长大,他觉得所有的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然而由于市场销路没打开,鸡低价贱卖,亏损了近10万元。
残疾人想要做点事就这么难吗?就这么退缩服输吗?不!这不是他的性格,他就是不低头!在心里对自己发誓言:不仅要靠双手养活自己,还要靠双手为社会作贡献!
就在张跃平一筹莫展时,省、市、区残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提供鸡苗、饲料、扶持资金,他的养殖场再一次正常运转起来。通过残联的牵线达桥,已有11名残疾人加入了养殖场。有了人手的帮衬,养殖场规模不断扩大,从几亩扩大到几十亩,上百亩,仅在百宜镇洛坝村,他们就新建养殖基地300亩。目前,张跃平已经注册了公司,为了加强营销,还创建了“黔农”品牌卤烤鸡连锁店。现在公司带动50多户低收入家庭养殖土鸡,带动全区近200户残疾人家庭养鸡,年销售商品鸡达4万多只,年利润达80万元。
人生旅途漫长,创业道路艰辛。有形的双拐撑起了张跃平的身体,无形的双拐,一只是知识、一只是坚持,撑起了他的人生。残疾不可怕,可怕的是知识残缺、理想残缺、信心残缺。
张跃平说他想对所有残疾人朋友们说:别灰心,别退缩,能打败你的只能是你自己。让我们热爱知识,勤奋学习,学以致用,靠我们的双手摆脱贫困!靠我们的双手创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