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江“十二针”绣坊前身为青白江残联残疾妇女蜀绣培训班。“帮助区内残疾人就业,为他们寻找一条自食其力的路子。”是青白江区残联一直在思考的问题。2009年初,青白江区残联召集相关人员召开了一个研讨会,专门商讨开展一项面向残疾妇女的技能培训。经过提议、考察、研究,青白江区残联最终确定了在残疾妇女中开展“蜀绣”培训。从2009年起至今,青白江区残联开办了25期“残疾人蜀绣培训班”,培训学员500多人次。学员们一针一线从简单的一株草、一朵花开始,到现在栩栩如生的熊猫、凤凰;从初级的单面绣到上档次的双面异彩绣,针线在这些残疾绣娘灵巧的手指间跳跃,谱写出一首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动人歌曲。
2018年,青白江区残联按照“做靓蜀绣品牌,拉动灵活就业”的发展思路,借蜀绣的十二大类针法立意取名,将蜀绣培训班更名为青白江“十二针”绣坊,并在青白江区残疾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指导和帮助下组建成了一个专业团队,固定残疾绣娘10人。她们绣制出的数百件精美蜀绣作品,曾作为天府文化代表,赠送给来蓉的多位国际友人,其中大熊猫系列最受青睐,“天府熊猫”曾作为文化交流作品赠送给国际特奥会主席蒂姆·施莱佛。同时,“十二针”绣坊成立后,还增添了作品展示柜,方便客人驻足欣赏。
然而,纯手工的蜀绣因为耗费的时间长、成本也高,人们往往将它归属到动辄上万的高雅昂贵艺术品,市场需求常常处于曲高和寡的状态,销路问题成了传承与发展蜀绣的“拦路虎”。怎样才能让蜀绣产品实现市场化,贴近普通百姓家庭生活呢?青白江区残联和“十二针”绣坊一起,创新地将蜀绣绣到了书签、团扇、抱枕、围巾之类的生活用品中,满足各个消费层次的需求,拓宽市场销路,增强市场竞争力。
2019年,青白江区残联和“十二针”绣坊开始通过蜀绣作品宣传青白江。先面向社会征集“陆海联运枢纽国际化青白江”简笔画作品,收到了反映天府文化、自贸区、清白文化、樱花文化等具有地域特色、时代内涵元素的上百幅作品。随后,邀请书画家协会专家评选出优秀作品再精心勾勒蜀绣底稿,最终绣出了一幅幅精美的蜀绣作品。同时,今年下半年,十二针绣坊蜀绣作品入驻京东助残商城,实现蜀绣作品线上、线下同步销售。
代表人物:
任晓红,女,46岁,肢体四级残疾。2009年报名参加青白江区残联首批“残疾人蜀绣培训班”,她经过刻苦钻研,熟练地掌握了晕针、纱针、点针、覆盖针等蜀绣技法。2011年由青白江区残联推荐到成都市残联蜀绣提升班进行深造,先后拜成都蜀绣传承人冯英、姬金全和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蜀绣传承人易启明为师,她绣制的《牡丹花》被推荐参加省级蜀绣作品展。2019年喜获青白江区首批“蓉欧工匠”称号。
何生文,女,40岁,肢体四级残疾。从2011年报名参加青白江区残联举办的“残疾人蜀绣培训班”至今。身高仅1米左右的她,身残志坚,她克服种种困难,不断学习和钻研蜀绣复杂的针法技艺。短短时间内就熟练地掌握了晕针、纱针、点针、覆盖针等蜀绣技法,并参加青白江十二针绣坊“一港三城六个特色小镇系列”“清白文化系列”“樱花节系列”以及“我的祖国系列”等作品制作,作品得到了一致好评。同时她还积极参与到蜀绣作品和文化宣传活动中,不断推广蜀绣文化和蜀绣作品。个人代表作:30圆双面熊猫、玫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