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各地风采

医院里的温情——听障病人与助聋志愿者之间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20-04-17 09:04:55 | 来源: 上海残联 | 作者:  | 责任编辑: 吴一凡
分享到:0

image.png

▲市八医院助聋门诊

4月7日,是当月的第一个周二。这天,助聋门诊的志愿者张敏和往常一样,提前来到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这是疫情期间“百雁”助聋关爱门诊的首次复工。

当天中午,张敏早早来到医院,穿好防护服,戴好口罩,协助社工部做好助聋服务的准备工作,便开始在医院的门口等待听障病人的到来。

由于疫情的原因,这次来就诊的听障病人比往日要少一些。此前,每周二的下午,市八医院都会有十余位听障病人前来就医。而疫情期间,重启“志愿助聋模式”的“百雁”团队,一下午的时间只预约和接待了四位病人,尽可能减少风险。

虽然特殊时期就诊的听障病人相对减少,但医院对特殊人群就医体验的重视依旧,开展助聋服务的热情周到不减。普通志愿者负责引导听障病人登记、预检、挂号,陪同看病;手语翻译则协助医生了解聋人病情,传达病人想法。疫情期间,他们依旧为聋人创造了一个舒适、便利的就医环境。

“我们是朋友,是知己”

张敏作为医院"百雁"助聋关爱团队的“老牌”志愿者,早在2015年,市八医院联同徐汇区残联、区聋协共同启动“百雁”助聋关爱门诊的时候,就开始加入到这个有爱的团队中。

“助聋志愿者与听障病人之间,与其说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但在我看来,倒不如说是朋友之间力所能及的帮助。”做了将近5年助聋门诊志愿者的张敏,早已不单单把就诊的聋人当做病人,他们历经一次次的相处,更多的是将彼此视为互相信任的朋友,甚至是知己。

image.png

▲市八医院助聋门诊

家住襄阳路的七旬老人徐奶奶就是张敏在志愿服务中结识的朋友。张敏清晰地记得,第一次在医院见到徐奶奶是2015年的冬天,徐奶奶来到神经内科看病,当时并没打算住院的她被医生下了住院通知,手足无措的徐奶奶不知道该怎么办。张敏立即告知医院社工部启动应急机制,先协助徐奶奶联络家人办理好住院手续,然后与医护人员一起舒缓徐奶奶的焦虑情绪,耐心解释注意事项,经过多方沟通协调,徐奶奶顺利入住,家里人也为徐奶奶送来了换洗的衣物。

徐奶奶住院期间,张敏经常利用下班时间,买些水果前往医院探望,陪徐奶奶聊天,细心叮嘱她按时吃药。久而久之,二人成为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现在,徐奶奶偶尔也会去医院配一点常规药,每回见到张敏,总会张开双手给这个贴心的朋友一个大大的拥抱。

“志愿服务工作要么不做,既然做了就要对每一位听障病人负责到底。”自2015年起,张敏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参与志愿服务,至今累计志愿服务时间长达2000多个小时。在一次次的志愿服务过程中,张敏用自身的行动将正能量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位听障病人。

image.png

▲志愿者张敏为聋人服务

用“指尖的力量”散发温暖

在助聋门诊,还有一类特别的志愿者——手语翻译。他们是听障病人与医生之间沟通的桥梁,也是缓解听障人士就医不便的重要推手。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手语翻译为病人服务中

王俊杰就是助聋关爱门诊的其中一位手语翻译。自2018年加入志愿者团队以来,凭借专业的手语技能为众多聋人看病就诊提供了方便,也收获了一众好评。

image.png

▲手语翻译志愿者王俊杰(左)

每次参加助聋门诊活动之前,王俊杰都会发布一条长长的朋友圈,“各位聋人朋友,来看病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并按照指示操作......”一大段的文字条理清晰,内容详实,反复提醒看诊的聋人朋友,包括助聋门诊开放的具体时间、前往医院的交通路线、医院的详细地址,以及完整的配药流程和一些就诊的注意事项。

每一条走心的友情提示,都是王俊杰在助聋服务过程中的经验之谈。“我碰到过一些听障病人,大老远赶到医院,结果发现忘带医保卡、病例报告,甚至有些人连医保卡过期了都不知道。所以我必须要提醒他们关于就诊的注意事项,省得他们白跑一趟,挺辛苦的。”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手语翻译为病人服务中

疫情期间,除了往常的叮嘱,王俊杰还特别提醒看病的聋人朋友戴好口罩,做好防护。

王俊杰的父母都是聋人,特殊的家庭环境让他深知寻医问药这件普通的事对于聋人来说是何等艰难。正因为如此,他毅然选择加入了徐汇区残联助聋手语翻译志愿者团队,用自己的力量帮助更多的聋人。

王俊杰说道:“由于听不见,也表达不清,很多听障病人难免抱着小病能忍则忍、能扛则扛的心态,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去医院看病。即使前往医院就诊,如果医生说的有点严重,他们可能会误会其中的意思,产生焦急心理,所以一般情况下,听障病人问诊时间往往比正常情况多几倍。”作为听障病人与医生沟通的“媒介”,手语翻译至关重要,转述病情如果稍有差错,就可能影响诊断的准确性。

职责所系,健康相托。对于这份特殊的工作,王俊杰满怀敬畏,用“指尖的力量”让聋人群体感受到温暖和信任。他认为,这不仅是对病人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在市八医院,连续五年的助聋关爱门诊,为近500余名聋人提供了个性化的服务,与此同时,医院与徐汇区残联、区聋协线上线下双向联动,细致贴心的服务让聋人看病变得不再难。

当前,全市有多家医院都已开设助聋门诊服务,助聋志愿者们的真诚付出,让医院里的温情,在无声的世界里渐渐弥漫。听障病人与助聋志愿者之间的故事,不停在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