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坚定的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残疾人的特殊艺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传递自强不息奋斗精神的一张亮丽名片。
如何能让特殊艺术更好地传播中国精神,进一步促进残健融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邰丽华建议,加大在青少年精神文明建设中对特殊艺术的支持力度,广泛开展面向青少年的特殊艺术文化活动,推动特殊艺术进校园。营造扶残助残的社会氛围,体现现代社会的融合发展。
针对特殊需要儿童的融合教育问题,邰丽华建议积极推进融合教育,修订完善《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以下简称《随班就读办法》),更加系统保障特殊需求儿童的教育权利。
《随班就读办法》规定的对象只针对视力、听力和中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邰丽华认为,新修办法应当包括肢体障碍、视障、听障、智障、精障、多重障碍儿童以及经专业评估意见确认其他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落实多学科专家参与的儿童入学坚定评估原则程序,基于儿童发展的视角系统做提供评估意见作为儿童入学安排参考依据,按照就近入学等原则落实零拒绝入学政策,确保更多特殊需求儿童顺利入学。
此外,积极推进融合教育,要明确普通学校作为责任主体成为保障残疾及特殊需要儿童获得义务教育的优先形式和主要形式。特殊学校积极发挥所在地专业资源中心的作用,为普通学校开展融合教育提供支持。从入学流程、教学要求、师资建设及家长参与等方面明确普通学校应当承担的责任,促进学校建设内部支持系统,提升融合教育的实施水平,保障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品质和校园生活融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