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各地风采

“80后”听障小伙:一刀一刻,打开增收门

发布时间: 2020-06-11 09:51:13 | 来源: 上海残联 | 作者:  | 责任编辑: 吴一凡
分享到:0

他叫俞伟,第一次接触竹刻,是在2015年。

“结缘竹刻,原是偶然。”俞伟是一名“80后”听障小伙,同时也是嘉定区阳光工坊的毕业学员。

结缘

5年前,一次机缘巧合,俞伟在朋友的介绍下前往阳光工坊学习竹刻手艺。“去工坊之前,从未接触过竹刻,慢慢地,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竹刻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技艺。”兴趣使然,从此,俞伟便与竹刻结下了不解之缘。

image.png

俞伟竹刻中

最初,俞伟跟着工坊专业的老师学习竹刻,选材、起稿、雕刻、打磨......由于竹子的构造比较特殊,且有特定生长形成的弧度,竹筠只有不到0.1毫米的厚度,所以竹刻和其它材料的雕刻工艺完全不一样,其雕刻难度也比普通木雕、石雕更大。

起源于明代正德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的嘉定竹刻,将书、画、诗、文、印诸艺术融为一体,2006年6月正式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艺流程复杂,制作耗时费神,是竹刻的一大特点。俞伟表示,雕刻的过程中,需要谨慎细致,花费更多的心思。如果操刀手势稍有错位,那么这一块竹料基本上就报废了,需要重新再走一遍前期的整个准备流程。

image.png

《东方明珠》臂搁

在工坊,竹刻老师讲的每一个知识点都非常细致,操刀手势是否正确,描稿是否连贯,切边是否到位,铲底是否平整......一遍又一遍,关于竹刻的每一个细节,俞伟都铭记于心。尽管要学的东西太多太杂,这位小伙却甘之如饴。“如果选择了竹刻这一工艺,就一定要比一般人更有耐心,更注重细节。”

增收

历经近3年的时间,俞伟从“竹刻小白”蜕变成一位技艺精湛的“竹刻技师”。2017年,俞伟获得了市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竹刻组第一名的好成绩。

“竹刻最大的魅力在于雕刻者运用浅刻、浮雕等多种技法,在厚度不到0.1毫米的竹筠上,雕刻出层次各异、明暗有别的各类图案。”因为热爱,俞伟选择了坚持。

image.png

2018年,俞伟在阳光工坊的学习期满后,开启了居家就业的人生新篇章。每个月不定期去工坊拿竹刻材料,在家雕刻完之后,将竹刻成品送往阳光工坊,然后由阳光工坊负责销售。

如今,制作一块小小的竹刻腰牌,俞伟大概要花费3个多小时的时间,竹刻花鸟臂搁和山水臂搁则需要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俞伟表示,在疫情之前,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1个月能做3个左右的大件竹刻成品。偶尔有比较急的活,俞伟就会加班加点,1个月大概能做出10件竹刻品。

由于家住嘉定区江桥镇,离阳光工坊比较远,来往的路程大概有40公里,所以俞伟一般都是在雕刻好之后,将竹刻成品寄到工坊。

渐渐地,在居家就业模式中,俞伟利用业余时间,凭着自身的技能实现了就业增收。

意义

多年来,俞伟雕刻的竹刻品数不胜数,但每件作品,他都是用心制作,认真对待。在众多作品中,俞伟最中意的是一件名为《国色春晖》的竹刻屏风。这是一件花费了很多心血的作品,十条竹料配成屏风,从图案设计、图纸绘画、图纸覆贴、图纸静待到手工雕刻,前后用了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才完成。俞伟打趣地“说”:“我在制作的时候,就有一种像母亲孕育一个孩子的那种心态。”

image.png

《国色春晖》竹刻屏风

在学习竹刻的过程中,俞伟曾参观嘉定区竹刻博物馆,见到了很多“大师级”的竹刻作品,其中两位非遗竹刻传承人张伟忠、陈向民的作品,更是给俞伟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对于俞伟来说,竹刻不单单是一项雕刻技艺,更多的是对中华民族非遗文化的传承。“从小就喜欢绘画的我,遇上了非遗文化中的竹刻技艺,对我而言是一种幸运。竹刻工艺不仅带给我物质上的回馈,也带给我精神上的财富,所以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的。”

据了解,在嘉定区阳光工坊,目前共有36名在册残疾学员,其中像俞伟一样居家就业的有6人。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残疾人朋友开启居家就业模式,通过一技之长,打开“增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