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自强风采

夏文仙:残疾绣娘撑起致富“半边天”

发布时间: 2020-09-07 13:17:40 | 来源: 青海新闻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吴一凡
分享到:0

夏文仙是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古鄯镇夏家河村长大的姑娘,从小,夏文仙就与同龄人有着明显的不同。“我的残疾可能是遗传的,出生时就这样,我的父亲也是双腿残疾。”夏文仙说。

1991年,夏文仙在父母的期待中出生,但出生时就伴有双腿不同程度的先天性残疾。上高一前,夏文仙还可以不用拄拐,一路走去古鄯镇上学。高一时,因为脚掌被鞋子磨破一直好不了,且疼痛难忍,不得已退了学。“特别疼,路也走不了,学习也被耽误了。”夏文仙说,经过手术治疗后,她的右脚关节活动受限,左脚处于萎缩状态,此后,一副拐杖成了夏文仙出行的“好伙伴”。

辍学在家时,夏文仙接手了家里的小卖部,并把小卖部的经营范围不断扩大,话费充值、网上代购、助农取款等服务都经营得得心应手。在开店的同时,夏文仙利用闲暇时间,窝在百货商品中间开始了她的“刺绣梦”。

“那时候她放学回家就拿起鞋垫绣,刚开始也感兴趣,学习刺绣也学得很快。”夏文仙的母亲说,夏文仙对于刺绣的热爱从小就表现了出来。夏文仙说,刚开始刺绣时,绣好的物件大多数拿来自用和送人,从未想过自己的针线活还能卖上钱。一次偶然的机会,夏文仙发现了刺绣作品的价值。

2017年前后,当时边开小卖部边做微商的夏文仙联系上了一位来自福建的老板。“我有时候在朋友圈发我的刺绣作品,那个老板就会给我下订单,其实就是在帮助我增收,他对我的绣品评价也很高。”夏文仙说,遇到这位爱心人士后,夏文仙有了通过刺绣带动全村妇女增收的想法。

“我们刚开始驻村时要了解每家每户的具体情况,去夏文仙家里的时候,她拿出鞋垫给我们看,我当时就觉得这个姑娘绣得很不错。”夏家河村“第一书记”王小玉在驻村工作刚开始时,就注意到了夏文仙出色的针线活。

“其他人绣的都是那种画好的小格子,她绣的不是那种常见的鞋垫,是自己画,自己绣的,也没人教,但颜色搭配的都特别好。”经过王小玉的推荐,2019年,夏文仙参加了省、市的多个残疾人手工作品竞赛,并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琴棋书画》这幅作品我用时一年半才绣完,长3.5米,有人出价10万元,但我没舍得卖。”在夏文仙的作品中,除了精致的香包、虎头枕、钱包、背包外,巨幅十字绣《琴棋书画》成了她的珍藏品。“我希望这幅画能留着给我的孩子长大后看一看,让他们知道虽然妈妈是残疾人,但我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人生,想成为孩子们的骄傲。”夏文仙说。

看中了夏文仙出色的刺绣手艺,今年,王小玉便把精准扶贫工作与刺绣相结合,在夏家河村办起了培训班,开起了刺绣公司,力求带动更多妇女增收。今年8月22日,在市县残联的帮扶下,古鄯镇众爱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暨民和县仙秀刺绣有限公司在夏家河村正式挂牌投入使用。“第一期培训班已经结束了,培训了50人,都是古鄯镇的。”王小玉说,经过夏文仙的培训后,许多妇女的刺绣手艺都有了明显进步。

一双鞋垫能卖到180元,这是许多夏家河村的妇女想都没有想过的事情。

今年45岁的杨小平年轻时嫁到了夏家河村,上岁数后腰椎畸形使她无法外出务工,丈夫的肺气肿让全家的收入急剧下跌。虽然生活开支不成问题,但杨小平的心里始终压力重重。“现在我正学习如何刺绣,我相信能通过刺绣挣到生活费,每天出来和姐妹们刺绣心情也好了很多。”杨小平说。

因为刺绣,夏文仙获得了许多人的赏识,作品也走出了大山,走向了全国各地,也开起了公司,成为了带动本村妇女致富的“领头雁”,很多以前做梦都没想过的事情,都被夏文仙一一实现。

“我们目前已经和七里花海景区达成了协议,明年花海将种植600亩薰衣草,薰衣草收获后,花海提供中草药和薰衣草,我们负责绣香包,在七里花海景区售卖。”王小玉说,七里花海受到很多省内外游客的关注,相信在今后的合作中,夏家河村的刺绣作品一定能闯出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