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智志双扶”不停步:吉林残疾人的“歌声与微笑”

发布时间: 2020-09-07 15:26:34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吴一凡
分享到:0

“每个梦想,都值得灌溉,每个孩子,都应该被宠爱,这就是最好的未来”,吉林省残联文艺小分队每隔一段时间便会组织排练,把优秀的文艺节目送到贫困残疾人的家中,用“文化”助力残疾人脱贫攻坚。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近年来,吉林省残联充分借助政策宣讲、新闻报道、文艺创作、社会宣传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媒体传播形式,为残疾人脱贫攻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开展“吉林好人自强之星”评选等多种表彰先进典型方式,大力宣传脱贫致富典型,形成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示范带动效应,从而增强贫困群众的脱贫信心,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脱贫攻坚之中。

团林子村里有个“轮椅书记”

“有了这路,从我家地头到市里也就40来分钟了”,“谁说俺村困难路不好,等俺家老二娶媳妇腰杆儿可得硬气了”,团林子村男女老少们都在夸赞着刚修好的直接能通到家家户户门口的柏油马路。

团林子村的变化是日新月异的,修路、办合作社、技能培训、安排贫困户和残疾人就业,这一切都源于当地村民的“轮椅书记”张运波,一位高位截瘫的残疾人。张运波任职后的第一件事,便是为村民修致富路;随后,他克服身体的不便和遇到的种种困难,带领村党支部成立了稻米党员生产专业合作社,鼓励村民加入合作社,组建米业公司、盖大棚搞蔬菜种植生产,并特意安置一批残疾人在合作社中工作,带领全村人民一同脱贫致富。

有了收益,贫困户们看到了希望,从最初不屑、不信、不愿意参与,陆续变为主动想跟张运波聊聊。今年疫情防控开始以来,张运波想到了在村里发展“庭院经济”,每家每户不用出门在自家院子里就可以增加一笔收入。聘请了专业技术人员,为村民尤其是贫困户和不便行动的残疾人挑选适合在家中种植的作物,教授他们省时高效的种植技术。村民主动把自家前后院、空地、墙边都利用起来,除了留出自家食用的菜地外,其余的统一种植农作物,再由村里管理、打包外销。

“我们不仅要为他们提供机会,更要提高他们利用双手勤劳致富的意识,提升他们自身致富的能力”,张运波说。今年7月,“轮椅书记”带头新修的两个文化广场陆续投入使用,团林子村欣欣向荣,再不是过去那个需要救济的贫困村了。

脱贫攻坚首先就是要解决精神贫困问题,让贫困残疾人能够转变“等靠要”的陈旧思想观念,积极主动参与社会活动,提升脱贫致富的意识和能力。

小庭院里走出了大能人

“‘吉林好人自强之星’、中级农技师、白山市残疾人自强标兵、白山市科协代表大会代表、白山市优秀创业带富党员”,残疾人党员高秀虎每每谈起这些年取得的成绩,如数家珍,开心的合不拢嘴。

十多年前高秀虎是远近闻名的“小能人”,他不怕苦不怕累,通过辛勤的努力在村里早早过上了今人羡慕、稳定而小富的生活。但天有不测风云,2003至2004年,连续两次车祸使他的命运得到了彻底的改变,让他落下了终身残疾。

身体原因和经济原因重新做山货生意是不行了,作为一名农民他琢磨起了庭院经济,他偶然间接触到了灵芝,便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到外地考察学习种植灵芝经验。他买房、借钱租了本村一块地破釜沉舟地干起了灵芝。他经过努力、摸索和钻研,他边生产边实验,在多年的生产经验中掌握了灵芝种植独门技术,令孢子粉的产量翻了翻,而且还清了所有的外债,他又给别人做了致富的榜样。

创业成功后,他知道做为残疾人就业的不易,于是安置了本村3名残疾人季节性的在种植基地打工,还为本村的困难户免费指导灵芝种植技术和贝母种子技术,也为了让本村的困难户早日富起来。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他们安宁的生活。作为一名党员,高秀虎没有因为身体残疾而退缩,在得知村里需要设卡封路排查外来人员时,他主动请缨值班值守,得知村里卡点值班人员缺少口罩时,他立即将年前购买的准备加工灵芝用的500个医用口罩全部无偿捐献给村委会使用。虽然高秀虎只是万千战斗在抗击疫情一线人员中的普通一员,但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与村干部一道守护着大北山村群众的健康与安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何把榜样选树出来,将先进的事迹宣扬出去,让更多的残疾人受到教育、得到洗礼,自觉向先进典型看齐,是当前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

好风凭借力双脚舞乾坤

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用“智志双扶”增强贫困群众底气、激发贫困群众志气、提高贫困群众勇气,提升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

“身为残疾人,我也许是不幸的。但在这个时代中,我又是万幸的。党和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扶持,让自己得到了残疾人创业的机会,在拼搏的道路上,也让我有了自信和尊严。以后我也会竭尽全力,带领更多残疾人和贫困户,走出一条脱贫致富路。”杨文军在2019年获得吉林省脱贫攻坚奋进奖时饱含深情地说道。

杨文军本是一个朴实普通的农民,一场意外无情的剥夺了他的双臂,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全家感觉天塌了下来……

2016年自全国打响了脱贫攻坚战以来,杨文军被精准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但他始终信心坚定,努力克服身体障碍,不断探索、不断尝试。直到2017年10月的一次微商的培训,“互联网+”经营理念让他眼前一亮。“无需拥有实体店面,不用投入太多资金,只要拥有一个网络平台便可能有良好的发展空间”他越想越觉起劲儿,便逐渐接触微商,获得家人和亲朋好友的支持后,筹集了3万元资金启动电商事业,组建了属于他自己的产品团队。

通过努力,他在2018年就摘下了“贫困户”的帽子,奔着小康路阔步前行。他的经历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村里人都在他的带动下,积极发展电商,他认真指导大家如何做电商,如何推广产品。乡亲们改变了思想观念,太平村也营造了发展电商的浓厚氛围,乡亲们也对脱贫致富有了强大信心。

与杨文军一样的自强模范和脱贫先进,感染带动更多贫困户,让他们摒弃“等靠要”思想,自强自立、勇于拼搏,摆脱贫困,这也是新时代吉林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的真实写照。

一支舞蹈一首歌,一种精神浸心窝

清晨,吉林省残联文艺小分队早早的登上火车赴延边州开展“送文化进基层”活动,为那里的残疾人朋友送去精彩的演出。活动现场,在残疾人朋友的阵阵掌声中,文艺演出拉开序幕。独唱、二胡演奏、诗朗诵、歌伴舞……一个个接地气、有特色的节目赢得观众阵阵喝彩。

“咱们的节目真好看,这大老远的,辛苦你们了”“俺们也能坐在家里看演出,想都不敢想呦”,演出结束后,大家伙拉着文艺小分队残疾人艺术家又是关心又是赞叹,脸上洋溢着幸福,眼里焕发了光彩。

吉林省残联文艺小分队“送文化进基层”活动,是近年来吉林省残联落实残联系统“走转改”专项改革和“学听跟”专项活动的重要举措,更是坚持智志双扶、推动文艺扶贫的一次生动实践和有益尝试。

不断丰富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充分调动广大残疾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掘广大残疾人中蕴藏的潜能,为残疾人追求和实现人生梦想创造更多的机遇。省残联文艺小分队先后深入吉林市、延边州、白城市和公主岭的多个贫困县进行演出,受到残疾人家庭热烈欢迎。村子里没有舞台,演员们就和乡亲们团团围坐,轮流表演,大家一同打着拍子,一同哼着曲子,场面热烈;有的残疾人行动不便,小分队就挨家挨户到残疾人家中进行表演,每到一户,都在演出后与残疾人家庭亲切交谈,宣传政策,鼓励他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

“我们想要唤醒他们自立自强的决心,坚定他们摆脱贫困的信心,不断焕发出脱贫致富的内生力量”,省残联理事长潘宏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