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讯(记者 吴一凡) 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简称“三江县”),地处云贵高原边缘,桂、湘、黔三省(区)交界处,是全国五个侗族自治县中侗族人口最多的一个县,全县35万人,侗族人口19.2万人,侗族人口占57%,同时又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县,侗族以外,有汉、苗、瑶、壮等民族。
今年50岁的杨庆宜,是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镇独峒村独峒屯67号之一。幼年的杨庆宜因意外右臂受伤,由于没有得到及时医治,不幸成为残疾人。
在三江县,茶叶是当地农民增收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同大多数三江县居民一样,杨庆宜家有种植林果面积1.4亩,并以茶叶种植为主。2016年,杨庆宜获“农村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工程——党员扶残温暖同行项目”扶持,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他,也于2016年顺利脱贫。
两年后,本身就有作画基础的杨庆宜参加了当地残联组织的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侗族刺绣·农民画技能培训,并通过培训进一步提升了作画技能。自2018年以来,杨庆宜通过发展侗族农民画项目,每年收入达1.6万元,并成为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三江农民画)的代表性传承人。同时,他在本村组织6户建档立卡户发展侗族农民画产业,传授自己所掌握的农民画技能,帮助其他建档立卡贫困户增加家庭收入,巩固他们的脱贫攻坚成果。
杨庆宜在家中进行侗族农民画教学
三江县作为侗族自治县,本身就有丰厚的民俗文化基础和底蕴。侗族人心灵手巧,常年以务农为主业的侗族人民,在农闲之余进行绘画创作,这种绘画作品被称作农民画。杨庆宜表示,侗画的创作灵感主要源于侗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以及侗族的风景,而簸箕画则是将侗画从纸面上搬到簸箕上。载体的转变,增加了侗画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使其成为家居、餐饮、景区农庄等艺术装饰品。
据悉,为了在帮助贫困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的同时,传承并发展侗族的非遗文化,三江县响应自治区残联要求,打造三江县残疾人集中就业扶贫基地。基地采取集中安置易地搬迁县城的残疾人及辐射带动乡镇残疾人居家就业的方式,集中安置了50名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就业,每年人均增收6000元以上。基地积极谋划,计划还将辐射带动50名以上残疾人居家就业。
杨庆宜(右三)和他的学生们
三江县残疾人集中就业扶贫基地的负责人杨应溪表示,基地的成立有利于当地残疾人就业增收,脱贫致富,有利于他们走出家门,融入社会,从而增强自身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020年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战之年,也是实现残疾人共同奔小康目标的关键之年。广西集“老、少、边、山、库”于一体,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要顺利完成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帮助贫困残疾人进行就业则是重要抓手。
据了解,“阳光助残扶贫基地”项目是广西残联因地制宜、因人施策,依托各地特色产业,精准打造的品牌项目,三江县残疾人集中就业扶贫基地就是其中之一。目前,广西残联在全区共建成自治区级阳光助残扶贫基地116个,实现全区111个县(市、区)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