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讯(记者 郭颖慧)“服务员姐姐拿出纸条告诉我们需要等多长时间,告诉我们蘸料在哪儿,吃到一半儿会主动加汤,服务丝毫不比其他餐厅差。”近日,记者走进位于丽江花马街餐饮一条街的“和一家无声餐厅”,看到了客人这样一条留言。
这是一家“特殊”的餐厅,没有熟悉的“欢迎光临”问候声,迎接顾客的是灿烂的笑容和熟练的手语。实际上,这里除了厨师、老板以外,其他的员工大多都是聋哑人。
“和一家无声餐厅”
从“不可能”到“可能”: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
“不可能完成的工作”,餐厅老板张玉寿这样形容餐厅建立前的构想。随着餐厅开业前期的各项充足准备工作的推进,这项工作由“不可能”变为了“可能”。2015年4月,丽江市残联、古城区残联举办了针对聋哑人餐饮服务的45天培训,培训内容为手语规范,餐饮摆台等工作,培训结束后,又到餐厅又进行了实地培训15天,2015年7月8号餐厅才开始正式营业。
“针对残疾人朋友的实际问题,改变他们本质的生活状况,这是餐厅建立的初心。当他们有了一份工作,可能会解决他们的生活和家庭,会改变他们的命运,让他们可以更好地融入到社会。”问及选择做“无声餐厅”的原因,做导游出身的张玉寿告诉记者,早在餐厅建立之初,除了对餐厅残疾人员工进行必要的餐饮规范培训,还组织一些针对性的心理训练的活动,以此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餐厅员工正在工作
正是通过“无声餐厅”这个平台,很多残疾人实现了就业,他们也因此有了一个走向社会,创造价值的机会。据了解,目前餐厅共有18名员工,其中14名残疾员工,聋哑员工有10人,主要负责餐厅的大堂工作。
从“被动”到“主动”:多了与外界交流的机会
“取名为和一家无声餐厅,寓意是在这里大家都是和和睦睦的一家人。”张玉寿说,他和员工交朋友,把他们当做家人。餐厅营业5年时间,张玉寿总是尽可能的给他们一个工作的机会。
“孤僻、退缩、缺少主动性,害怕与外界交流,也不参加群体活动。”这是残疾人的普遍生活特点。基于此,“无声餐厅”不仅仅是残疾人的一个就业平台,也在极力创造一个交流平台。
走进餐厅可以发现,走廊、墙上、餐厅的小舞台等地方,都有一些关于关爱聋哑人元素的文字、图片。除此之外,与其他的餐厅相比,餐桌上还多了手语牌、小本子和笔。
餐厅内手语示意图
“虽然现在点餐形式智能化、多样化、便利化,但是我们餐厅依旧保持着使用纸质菜单点单的习惯,而不使用二维码点餐。目的就是让这些孩子们能有更多的机会与客人交流。”张玉寿告诉记者,平时会鼓励他们多练字、多写字,多跟客人进行交流,这样可以增加他们的自信。
餐厅员工用文字交流
“他们很喜欢去玩碰碰车,喜欢那种自己开着车走的感觉,他们也很喜欢去去KTV,虽然他们唱不出,听不到,但他们喜欢那种拿着话筒的感觉,他们很享受那样的时光,以及过上正常人生活的感觉。”张玉寿说,工作之外,通过不断的让他们接触这些,可以让他们进入到正常人的生活。
从就业到创业:梦想照进现实的转变
“不是我改变了他们,他们也改变了我。”一件又一件的小事,让张玉寿和这些孩子们都在潜移默化的发生着改变。
“来这里工作以后,他们不再需要向家里要生活费,过年过节还可以买些东西寄回家里。”据张玉寿介绍,现在餐厅员工的平均工资在2700元左右,一些员工的工资最高可以达到3500元。同时,餐厅管吃管住,如果他们选择自己在外面住,则会收到相应的住房补贴。
餐厅员工一起用餐
餐厅员工自食其力,让他们更加自信。有顾客曾经付给餐厅聋哑员工900元小费,这名员工却拒绝了,用纸笔回复:“我有工作,请把钱捐给更需要的人。”
“有很多员工会选择离开这里,去其他城市工作,我会竭尽所能的帮助他们在其他城市找工作。这样他们也可以看到更多的世界,有更多不一样的实践机会。”张玉寿会鼓励员工走出去,只要有别的更好的地方,选择其他的行业做,都可以去试一试,不少员工出去转了一圈又回到餐厅。在张玉寿看来,员工们换工作不要紧,能够打开思维,更好的融入到社会,这才是最重要的。
得到实现自我价值的工作,融入社会,这样的机会对于聋哑人士来说弥足珍贵。“我学到了很多怎么与健全人交流、与客人交流,我喜欢在这里工作,喜欢和这些朋友们在一起。”从服务员到店长,今年34岁的杨菊花是餐厅的元老级员工,现在主要负责收银、招新人、服务员培训、大厅接待等工作,各项工作做得井井有条。看着餐厅员工可以独当一面,张玉寿欣慰地笑了。
杨菊花(左)为客人上菜
“未来的目标不是扩大店面,而是让他们自己去创业,让他们自己能开个小门店。现在也在让他们实际在尝试,比如有些时候吃早点,就会让他们自己做着试一试。他们慢慢做好这些事情后,可以着手自己开个小店,通过残联政策上的帮扶和餐厅技术上的帮扶,他们可以独立经营。等到时机成熟,就会让他们这样去做。”谈到未来的设想,张玉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