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西藏

雪域高原的脱贫之路:兜底保障托起残疾人“稳稳的幸福”

发布时间: 2021-01-20 14:03:40 | 来源: 华夏时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吴一凡
分享到:0

西藏,一个充满神秘又令人向往的地方。这里有纯净的蓝天白云,有辽阔的高原牧地,有危耸的皑皑雪峰,也有朴实而纯真的藏族人民。

然而,由于地理位置偏远,自然环境恶劣,西藏也是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中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难度十分之大。其中,贫困残疾人更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难中之难,困中之困,坚中之坚。

为满足西藏自治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提升广大残疾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2016年以来,在区党委、政府和残联的领导下,在区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的指导和部署下,西藏自治区立足贫困残疾人兜底保障、康复脱贫、就业脱贫、教育脱贫,稳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基本完成各项既定目标及各类整改任务,脱贫攻坚成果显著。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残联了解到,截至2019年底,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全部实现脱贫摘帽。2020年,西藏自治区加大对残疾人的培训,着力提升残疾人就业能力和竞争力,最终实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落下。

兜底保障,解决残疾人生活之忧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残疾人一个也不能掉队。

“十三五”以来,为确保贫困残疾人同全区人民一起脱贫,西藏自治区始终聚焦脱贫攻坚、托底补短,积极推进包括残疾人康复训练、残疾人助学、无障碍改造、残疾人文化进家庭在内的一系列重点项目,不断提高残疾人民生活质量,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基础。

记者了解到,2016年至2020年期间,自治区为残疾人免费适配各类辅助器具近万件,在各定点机构、社区康复站为2.67万名残疾患者提供康复服务5.7万人次,残疾人康复服务覆盖率达70%。

其中,自治区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组织康复专家和辅具适配员深入46个贫困县区,为贫困残疾人入户开展康复需求筛查和辅具适配工作,建立康复服务个人档案,共为5912名残疾人提供康复需求筛查,为1283名残疾人提供适配辅助器具,转介128名残疾人到自治区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接受康复训练,并发放宣传手册5000余份。

在住房保障方面,西藏自治区积极推动贫困残疾人家庭享受农村危房改造政策,为2222名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其中,219户为易地搬迁贫困户家庭。同时,通过开展贫困残疾人“阳光家园计划”,为2170名智力、精神及重度残疾人提供居家托养服务。

此外,“两项补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也不断提高。记者从自治区残联处获悉,2016年至2020年期间,西藏共为43.93万人次残疾人按100元/人/月标准落实困难残疾人补贴4.35亿元,为15.2万人次按200元/人/月标准落实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3.02亿元。

在少年儿童保障方面,西藏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为789名0-6岁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服务。同时,将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提升至96.73%,其中3593名残疾学生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4801名学生享受送教上门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携手中国移动推出三大通信惠残举措,自治区不仅为贫困残疾人减免通信资费、扩容套餐,免费提供家宽、固话、互联网电视业务,还建立了残疾人和工作人员专属集团V网,提供网内短号互拨、短号功能免费等服务,不断提升全区残疾人民的生活品质。

多措并举,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脱贫之根,是改善人民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

为解决残疾人就业难问题,西藏自治区通过培育致富带头人、扶持助残企业、成立致富宣讲团等方式,不断拓宽残疾人就业创业渠道,鼓励更多的用工企业和残疾人企业带动残疾人就业,实现脱贫致富。

岗嘎镇残疾人民族手工业合作社负责人旦增欧珠便是日喀则市定日县的脱贫致富带头人之一。

1982年出生在定日县措果乡的旦增欧珠肢体先天残疾,年轻时为了生存,他曾先后到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地打工。然而,由于肢体残疾,旦增欧珠处处碰壁,他只好返回了家乡。

2015年,在当地残联和民政局的帮助下,旦增欧珠成为了残疾人民族手工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头脑灵活、勤劳肯干的旦增欧珠将部分具有缝纫技能的残疾人组织起来,生产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洗漱包、钱包、背包,作为纪念品出售给外地游客,以此实现创收。

2017年,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下,合作社得到了总投资1617万元、占地面积8118平方米的县扶贫贷款产业项目,为更多的贫困户和残疾人提供了就业和技能培训平台。

自己脱贫致富后,旦增欧珠还践行着致富不忘残疾人、致富不忘贫困群众的精神,帮扶带动其他群众就业增收。目前,合作社在职员工56名,其中36名为附近残疾人及贫困家庭子女。2017年,合作社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49户196人,人均增收1500元,解决就业56人。

此外,据记者了解,2016年以来,自治区为2772名贫困残疾人提供实用技术培训,建立自治区级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园,并通过连续五年召开5届大型残疾人专场招聘会,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2600余个。

在全区首家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西藏自治区残疾人就业创业园中,设工位145个,已入驻各类企业41家,为有能力且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岗位、创业场地、融资、法律援助等服务。

2020年以来,通过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自治区残联深入13个街道53个社区登记有就业愿望的1128户2361名残疾人,走访慰问60家用人单位,安置残疾职工15人。同时,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积极响应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政策,于2020年安置残疾人185人,比2019年新增103人。

此外,为减小疫情对残疾人就业的影响,自治区还对受疫情影响的残疾人就业机构进行了临时救助。据记者了解,目前已补助5家盲人按摩服务机构,总计发放资金5万元,其余22家盲人按摩机构的补助资金35万元也将于近日发放。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下一步,西藏自治区将继续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在巩固脱贫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组织、政策保障,加强涉残项目救助,助推残疾人就业,建立残疾人防返贫长效机制,防止已脱贫的残疾人家庭返贫和边缘户残疾人家庭致贫。

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