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2021全国两会 · 聆听残疾人的声音

雷冬竹代表:建议助听器和电子耳蜗纳入医保

发布时间: 2021-03-05 12:20:58 | 来源: 健康时报 | 作者: 王艾冰 | 责任编辑: 吴一凡
分享到:0

“就在我从湖南出发前往北京参加两会的路上,我们曾经救助的一位听力残障母亲,给我打来视频电话,她终于听到了外界的声音,听到了她期盼已久的那一声孩子喊她‘妈妈’。”

全国人大代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雷冬竹告诉健康时报记者,我特别高兴,听见声音本应该是他们的权利,却被各种原因剥夺了,但还好,我们有能力去改变。

雷冬竹及团队救助的一位听力残疾母亲,终于听到了自己的孩子喊她“妈妈”,雷冬竹供图。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官网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9亿人正面临失去听力的风险。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残疾人群有8296万,其中听力残疾人2780万,居各类残疾人之首。其中0-6岁的听力残疾儿童约有13.7万人,并以每年新增3-10万耳聋患者的速度增长。我国新生儿当中每1000个就有1个是听障儿童。

“耳聋有很多原因,在所有致聋原因之中,遗传因素高达60%。在孕前或早孕期完善耳聋基因筛查,指导优生优育,可以实现耳聋的一级预防。”雷冬竹建议,完善听力残疾“三早”(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防治体系,明确“防增量、减存量”防治目标,由政府主导,各方发力,推行新生儿耳聋基因普及筛查,减少听力残疾发生,加大存量耳聋患者救助,加强语言康复机构建设,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

雷冬竹表示,“上述建议可以减少听力残疾儿童的增量,我们还应该关注存量的问题,人工耳蜗手术是目前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最佳手段,目前成年听力残疾人士数量大,但助听器(0.25-3万元/台)、人工耳蜗(6-30万/台)均未纳入医保报销范畴,且国家、省级以及慈善救助项目大部分是针对未成年残疾人士,成年听力残疾人士几乎不能享受政府财政补贴及慈善项目,许多成年听力残疾人士未得到有效救治而失学、失业。”

因此雷冬竹还建议,“首先,要对全年龄段听力残疾人士提供医疗救助,助学助工帮扶,将助听器及人工耳蜗纳入医疗保险范畴,实行国家集中采购,降低产品价格。同时人工耳蜗手术参照眼科白内障手术补贴和医保报销模式。为广大患者家庭减轻经济负担,为构建幸福美好生活保驾护航;其次应该以市为单位,由财政、残联、民政、教育和卫健多部门协作,建立一所听力语言康复机构,配套落实场地、编制、经费等问题。同时将培训康复费用纳入医保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