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山东宁津优化办证流程让残疾人得实惠

发布时间: 2021-06-05 11:33:30 | 来源: 新华社 | 作者:  | 责任编辑: 吴一凡
分享到:0

宁津县,隶属于山东省德州市,经济产业以民营为优势。一金(五金产业电梯、健身器材)一木(家具)最突出,典型的藏富于民,人均银行存款在德州市第一,在全省为第一方阵;地方文化以杂技和蟋蟀为最。宁津地处齐鲁、燕赵之交。上世纪七十年代,宁津作家郭澄清创作的长篇小说《大刀记》风靡全国。现建有杂技蟋蟀欢乐谷。其中红色经典杂技剧《大刀传奇》为全省红色经典旅游线路。

近年来,在扶残助残方面,宁津县残联通过“合表缩时、包办服务”改革,打通服务残疾人“最后一米”,在全市第一个实现残疾评定免费,第一个开展精神残疾集中鉴定,第一个实现上门办证常态化,在全省率先提供现场免费照相服务,使残疾人办证更高效、便捷。

image.png

宁津县残联以流程再造为切入口,逐项制定方案,切实解决残疾人的实际难题。“我们围绕办理流程着手改革,一是取消申请环节,与评残医院协调,实现现场办公即审即鉴;二是精简表格,把《申请表》、《评定表》2套3张表精简合并为1张,让工作人员填写,监护人签字确认即可;三是鉴定完毕后,县残联安排专人统一取表,残疾人无需跑腿;四是现场免费照相,排版、制证全部由残联包办;五是将残疾人证统一发放到乡镇残联,让残疾人就近领证。”宁津县残联相关工作人员说。

通过改革办理流程、优化办理方式,办证效率大幅提升。仅2019年下半年,宁津县就办理残疾人证1600多个,是往年同期的两倍。办证时间缩短了,更拉近了与残疾人的感情。

在改革流程的同时,宁津县残联还充分发挥上门评残的作用,最大限度让重度残疾人不跑腿。只要重度肢体残疾人监护人准备好身份证、病历等,到乡镇残联“报个到”,县残联就会“找上门”,其余的工作由县残联包办。

自2019年7月启动办证改革以来,从精简表格、填表、照相、取表到上门评残,宁津县残联包办了评残的大部分工作,把温暖送到了残疾人的“心坎上”。截至2020年11月,已办理残疾人证3400多个。其中,重度精神、肢体上门评残办证700多人,为他们节省了路费、饭费等花销。县残联还包办了这些残疾人的照相服务,累计为他们减负5.1万元。这些措施受到广大残疾人的欢迎,残疾人满意度大幅提高。

在精简流程的同时,宁津县残联没有忘记监管。县残联购置了高拍仪,表格合并后,纸质档案存放更容易,也更方便上传、查阅电子档案。同时,上门评残让残联工作人员走到他们家中,现场查看残疾真实情况,避免了作假办证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