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萍是北京香山脚下一家银行网点的负责人,何巧是重庆沙坪坝区的社区民警。她们都会手语技能,因为在工作中经常会碰到听力残疾人,不会手语,沟通就有障碍。为了更好地为听力残疾人群服务,她们就开始学习手语。她们的努力,能得到认可吗?
对于家住北京香山脚下的退休工人林玉水来说,每个月过了15日,他都要去一趟附近的邮储银行网点,这个习惯他保持了10年。以前是每月领工资,后来是每月领养老金。银行的职员都熟悉他,见到他来办业务,立即用熟练的手语和他交流。林玉水是听力残疾人。
通过手语翻译,林玉水告诉记者,邮储银行香山支行开展手语服务已经10年了,他每月都来,办各种金融业务都非常满意。而在10年前,他来这办业务,只能靠纸笔交流,经常办不下去,香山支行的行长刘玉萍就目睹过一次林玉水摔笔离去。
当时,刘玉萍刚调到香山支行担任支行长。很快,她了解到,经常来香山支行办业务的听力残疾客户不只林玉水一人,还有几十位。原来这附近以前有一家民政部门开办的福利性质的橡胶制品厂,厂里的很多残疾职工都居住在周边。香山地区只有两家银行网点,邮储银行香山支行负责代发他们的工资和养老金。
刘玉萍下定决心,必须要让这几十位听力残疾客户无障碍享受香山支行的服务。第一件事就是号召全体员工都要学会手语服务基本技能,她自己带头学。她请来了聋人学校的专业手语老师,利用下班时间手把手教。然而,学习手语比他们想象的要难。
跟专业老师学了一个多月的通用手语,他们把银行基本业务总结成手语六部曲反复练习,像请问您要办理什么业务?请问您是存200元吗?请您在这里签字……一个多月后,刘玉萍满怀信心带领员工开始手语服务。但很快发现,这里的听力残疾客户好像并不太明白他们的手语含义,沟通还是有困难。
问题出在哪里?刘玉萍决定到这些听力残疾客户所在的社区去了解情况。北京香山橡胶制品厂家委会的宋主任告诉了他们答案。原来,这些听力残疾客户使用的手语并不全是通用手语,很多是类似方言的土手语。
得知宋主任熟悉香山地区方言手语,刘玉萍他们决心拜师学习。然而,学习方言手语比学通用手语还要难。学通用手语还有书本和音像出版物做辅导,而方言手语只能靠师傅一个一个手势教。经过三个多月的勤学苦练,刘玉萍他们终于掌握了用方言手语沟通办理银行基本业务。
邮储银行北京海淀区香山支行行长刘玉萍:他们没想到我们真的能那么快学会方言手语,看我们都会比划手语,每次看见了就点大拇指,真的特别开心。
语言通,心意通。香山支行的手语服务得到了听力残疾客户的真心点赞。相互熟悉之后,听力残疾客户他们也热心教员工更多的手语词汇。“暖心号”专号是香山支行为残障客户设立的,取号后可以享受优先服务。
听力残疾客户满意的背后是香山支行10年的坚持。10年3650天,每天开门营业前的晨会和营业结束后的夕会,大家都要雷打不动在一起练习巩固手语服务技能。还有新员工上岗前必须掌握手语服务技能。10年来,香山支行手语培训的新员工和轮岗员工已经超过100人。
邮储银行香山支行面对的是为几十位听力残疾客户做好服务,而在重庆市沙坪坝区,有一个社区民警,她面对的是辖区群众中160多位听力残疾居民。有困难找警察,为了解决听力残疾群众的困难,这位社区民警走上了自学手语的道路。这位社区民警就是重庆市沙坪坝区磁器口派出所民警何巧。
听力残疾居民能够做好垃圾分类,全靠他们的主心骨何巧手把手不厌其烦地教。这在过去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磁建村社区是一个近万人居住的住宅小区。跟其他楼栋不一样,3号楼里面集中居住着160多位听力残疾居民,他们是重庆市高压开关厂的安置职工。七年前,何巧刚来这个社区时,很多听力残疾居民把她拒之门外。
尽管跟听力残疾居民交流,有时会找到手语翻译,但是何巧意识到,如果自己不会手语,她将无法真正无障碍服务好这群特殊的居民。何巧开始利用业余时间跟着社区里的听力残疾居民学习手语。经过几个月的勤学苦练,何巧终于掌握了基本手语,沟通的桥梁终于畅通了。
近三年来,何巧参与调解这样涉及听力残疾群众的矛盾纠纷130多起,成功率100%。语言通了,何巧和听力残疾居民的心也贴近了。
“巧姐无声警务室”是2019年挂牌成立的,工作中,何巧发现社区听力残疾群众缺少一个相对固定的交流活动场所。在派出所的支持下,他们把原来不到10平方米的警务室扩建到近50平方米,现在这里已经成为听力残疾群众温暖的小家。
有困难,找何巧。这些年,何巧为辖区听力残疾群众排忧解难近300件,辖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6%以上。
语言通,心意才会通,服务才能到位。从手语银行到无声警务室,是刘玉萍、何巧她们对残疾人群的长期真心服务和真情付出。残疾人群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中国有8500多万残疾人,小康路上不能落下他们。做好这个特殊人群的公共服务,让他们无障碍地和健全人一样享受社会的公共服务,这是体现小康社会温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检验着我们小康社会的成色,也是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能欠缺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