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编坐垫、麻编花篮、麻编娃娃……4月20日,在兴庆区月牙湖乡滨河四村的残疾人就业基地里,40余名残疾人朋友在学习编织技艺,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用麻绳编制的物件。大到桌椅、板凳,小到家居摆件,粗糙的麻绳经过大家的巧思妙手摇身一变,成为做工精美的工艺品。据了解,当日是兴庆区残联面向月牙湖乡就业困难残疾人举办的2022年残疾人非遗麻编技艺职业技能订单式培训班的开班首日。
各式各样用麻绳编制的物件。
学员认真学习麻编技艺。
麻编项目在滨河四村已不是稀罕事儿了,早在2019年,兴庆区残联就积极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景对接,依托滨河四村扶贫车间,将“月牙湖手工工坊”的麻编项目引入进来,并挖掘适合农村残疾人就业的村头经济、炕头经济,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100余人,安置残疾人就业11人。
“我们每编制一件作品可以收入20—30元,月增收2000余元。”腿脚不便的马有云编织坐垫几乎一气呵成,他双手不停地来回交叉,还一边和记者聊天。随着技能不断提升,他已经从一名普通学员“晋级”成为“技术达人”。
丁玉凤是月牙湖乡滨河五村人,肢体重度残疾,出门只能靠轮椅。她告诉记者说:“这些年看着村里的乡亲们一个个脱贫我心里很着急。村里组织麻编培训,我一想编手工不正是我拿手的吗,去试试吧!”由于丁玉凤有钩织的基础,学的也认真,培训后便开始接订单在家编织,现在月收入2000多元。“你敢相信吗?坐着轮椅也能挣钱养家。通过我自己的努力,家里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改变,我现在越做越有信心了。”
“我们设立残疾人非遗传承培训基地,主要是为了使非遗传承各项技艺在残疾人当中得到更好地推广,另外使残疾人通过学习能够得到更好的就业以及增加收入。”兴庆区残联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兴庆区残联积极开展“送政策、挖岗位、促就业”活动,利用文化资源优势,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企业等社会资源,不断发掘适合残疾人的就业岗位,开展残疾人非遗手工艺技能订单式培训和岗前培训,推动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创建,开发贺兰石雕刻、麻编、丝绫堆绣、走马灯等宁夏“五宝娃”系列文创产品,为残疾人传授非遗技能,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