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这个“无声理发店”不一般

发布时间: 2022-05-31 10:15:43 | 来源: 中国残联 | 作者: 佚名 | 责任编辑: 吴一凡
分享到:0

从不说“欢迎下次光临”却赢得无数回头客

武昌阅马场附近的一家理发店,是武汉首家“无声理发店”,店主和店员都是聋人。他们凭着巧手,赢得无数回头客。

image.png

顾客写道“剪短一点就可……”

进店没有“欢迎光临”的问候,离店时也不说“欢迎下次光临”,可就是这家在外人看来“不讲客套”的理发店,却赢得了无数回头客。

来到这家理发店,门前没有喧闹的音乐,如果不是旋转的彩条灯,很难注意到这里藏着一间理发店。干练的理发师会微笑着伸手指引顾客落座,他们熟练地拿出纸板或手机,与顾客用文字交流剪发要求,随后便是巧手翻飞、安静地服务。

image.png

在无声的世界里巧手翻飞为客人理发

家住武昌徐东的严姐是四川人,来汉十多年,是这家店的老主顾,当日通过微信预约,指定发型师王卓超帮她洗头。

严姐准点上门,恰遇一名路过的男顾客进店要剪头发,店内其他理发师还没到。严姐主动说:“先给他剪,我等一下。”王卓超戴着助听器,是店内唯一能简单交流的发型师,他向严姐伸出大拇指,笑着艰难地挤出几个字:“谢、谢、姐。”

2019年,严姐和“无声理发店”结缘,当时这家店开在武昌徐东时尚欧洲小区里。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来这家店洗头,知道了叶雪静和聋人理发师的故事。

image.png

叶雪静和理发店成员合影

武汉姑娘叶雪静2岁半时,因高烧永久失去了听力。婚后她和同是听力障碍的丈夫在快餐店打工,收入很低,于是开始自学理发。

2017年,湖北省残联与武昌区聋人协会联合推出“关心你的残疾人邻居”项目,叶雪静被选中参加了针对听力残疾人的美发培训助残项目。

项目结束后,培训老师看中了能吃苦、能力强的叶雪静,想让她去他们的理发店工作。叶雪静谢绝了,因为她想开一家自己的理发店。

为掌握更高级的理发技术,她又去上海、青岛等地拜师学艺。

2018年10月2日,在武昌区聋人协会免费提供的一间办公室里,叶雪静的理发店开业了。这一年,她参加了湖北省第十届“金楚杯”美业职业技能竞赛,夺得优胜奖。

看到叶雪静获奖的信息,两名爱好美发的聋人王卓超、袁凯桢特意从山西赶到武汉。三人一拍即合,“无声理发店”2019年开张,之后又吸纳了3名聋人员工。

“无声理发店”的伙伴们是一家人

在叶雪静的“无声理发店”里,5位残疾员工与她情同手足。他们不仅是共同工作的同事,更是相互扶持的一家人。

店员们都叫叶雪静为“叶姐”,而不是老板。她不仅帮这些身残志坚的小伙伴们“端牢了饭碗”,更像家长一样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

image.png

在无声的世界里,店员静静地为客人们烫染发

从武昌徐东到阅马场,武汉聋人理发师叶雪静的“无声理发店”规模在扩大,她创业的脚步也没有停下。今年4月,在武汉市残疾人创业计划书大赛中,叶雪静的“侗家养发聋人创业项目”获得一等奖,让大家对这个创业团队刮目相看。

image.png

叶雪静为顾客展示染发色板

不止叶雪静在创业路上获得帮扶,湖北省各级残联对和她一样、为了美好生活打拼的残疾人创业者,也在进行着针对性帮扶。

“十四五”期间,湖北省残联将通过“十百千万”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项目,为更多残疾人的创业提供帮助。

据了解,“十百千万”是指每年扶持30个左右残疾人就业创业示范基地,扶持400个残疾人农家小店主和城镇小老板创业,培育1000名残疾人创业能手,实现年度城乡新增残疾人就业1万人。

今年像叶雪静这样的自主创业残疾人,能获得最高1万元的标准补贴。在今年“全国助残日”活动期间,湖北省各级残联还组织开展持续一个月的线上招聘、直播带岗活动,为更多残疾人提供就业创业机会。

培养更多的残疾人能工巧匠,也是湖北省残联的一项重要工作。

今年下半年,将举办第七届湖北省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包括计算机编程、网页制作、电子商务、动漫设计、刺绣、剪纸、无人机操控、美发、盲人保健按摩等20多个赛项。

更多心怀梦想的残疾人,有望通过这次大赛,磨砺职业技能,向着创业目标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