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广西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扶残助残文明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 2022-06-22 15:08:07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广西残联 | 责任编辑: 吴一凡
分享到:0

为了建设爱党爱国、崇德向善、关心他人、助残为乐、见贤思齐、德行天下、守望相助、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新风尚,近日,自治区残联、自治区文明办等12部门联合印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进一步推进扶残助残文明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推出十大措施推进扶残助残文明实践活动:

●一是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团结带领广大残疾人听党话跟党走;

●二是加强社会宣传和大众传播,讲好残疾人故事,营造自强和助残的文明社会氛围;

●三是广泛深入开展“全国助残日”活动,为残疾人办好事、解难事;

●四是实施党员帮扶残疾人行动,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扶残助残中的先锋表率作用;

●五是深化志愿助残服务活动,打造一支常驻残疾人身边的志愿者队伍;

●六是整合凝聚社会力量,开展扶残助残文明实践行动;

●七是提升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满足残疾人参与基本公共文化活动需求;

●八是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提高残疾人生活无障碍品质;

●九是开展残疾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行动,为残疾人高校毕业生扩宽就业渠道;

●十是展壮乡残疾人风采,树立国家尊重和保障残疾人权益的形象。

《方案》的出台是我区第一次对扶残助残行动进行制度化、常态化安排,将扶残助残行动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有利于社会公众将扶残助残意识进一步转化为行动自觉。


附录:

自治区残联、自治区文明办等十二部门联合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进一步推进

扶残助残文明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我区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广西残疾人保障和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中国残联、中央文明办等12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扶残助残文明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近日,自治区残联、自治区文明办等12部门联合印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进一步推进扶残助残文明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要求,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残疾人事业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弱有所扶,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要坚决捍卫“两个确立”,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营造扶残助残文明社会氛围,坚持弱有所扶的原则立场,将扶残助残纳入公民道德建设、文明创建工程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要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推动全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培育引导更为广泛的向上向善力量。要保障残疾人充分享有平等、参与、共享的权利,不断增进残疾人民生福祉,增强残疾人自我发展能力,团结引领广大残疾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共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而努力奋斗。

《方案》提出,我区进一步推进扶残助残文明实践活动的工作目标是: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关爱帮扶残疾人意识不断增强,平等包容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向上向善的力量更加凝聚,扶残助残文明实践在基层更加蓬勃开展,培育新风尚、凝聚正能量,唱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时代主旋律。激励残疾人进一步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积极参与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倡导人道主义精神,形成爱党爱国、崇德向善、关心他人、助残为乐、见贤思齐、德行天下、守望相助、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新风尚。

《方案》明确,要实施十大重点工作推进扶残助残文明实践活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团结带领广大残疾人听党话跟党走;加强社会宣传和大众传播,讲好残疾人故事,营造自强和助残的文明社会氛围;广泛深入开展“全国助残日”活动,为残疾人办好事、解难事;实施党员帮扶残疾人行动,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扶残助残中的先锋表率作用;深化志愿助残服务活动,打造一支常驻残疾人身边的志愿者队伍;整合凝聚社会力量,开展扶残助残文明实践行动;提升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满足残疾人参与基本公共文化活动需求;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提高残疾人生活无障碍品质;开展残疾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行动,为残疾人高校毕业生扩宽就业渠道;展壮乡残疾人风采,树立国家尊重和保障残疾人权益的形象。

《方案》强调,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扶残助残文明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把扶残助残作为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抓手,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要及时梳理完善扶残助残制度机制,注重协调配合,加强工作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