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记者走基层|照进生命里的那“术”光

发布时间: 2022-06-29 16:01:31 | 来源: 济宁晚报 | 作者: 苏茜茜 | 责任编辑: 吴一凡
分享到:0

这是孩子们的第一次功能神经外科手术,但正是因为这次手术,他们的身体也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一直弯曲的后背可以直立了,流口水的问题消失了,不能上台阶的右腿可以抬起来,踮起的脚跟终于落了下来……作为2022年市政府“民生实事”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年我市将免费为100名脑瘫儿童实施功能神经外科手术专项康复救助,项目实施以来,现已为72名脑瘫儿童实施了手术。

对于脑瘫儿童精准康复救助项目,家长和孩子如何看?救助效果如何?孩子们现在有哪些变化?连日来,记者分别来到泗水县、邹城市的特殊儿童家庭一探究竟。

回馈社会他们要传递正能量

距邹城九里,在唐王山和接驾山之间有一个名叫九里涧的村庄,村前有一个水库,每到雨季,水库蓄满之后,余水从溢洪道流出,经过高高低低、坑坑洼洼的河道,形成一幅小河流水人家的景象。敬山爱水的父母,给孩子取名泽霖,希望孩子甘泽沛雨,泽润八方。

6月17日下午,出院26天的小泽霖正在家里睡午觉,母亲周欣欣站在巷口迎接大家的到来。山脚下的村舍安静温馨,在小泽霖家里,周欣欣与大家聊了起来。“做完手术就不流口水了,现在双腿走路明显协调了,脚后跟也能完全着地了,行走时步态明显改善了很多,姿势也好看了,相信随着康复锻炼,孩子会越来越好,谢谢,谢谢!”提起泽霖的变化,周欣欣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

但就在今年年初,第一次听到脑瘫儿童康复救助项目时,周欣欣还是有担忧的。“诊疗影响了之前的康复效果怎么办?孩子太小,会不会效果不好?”今年4岁的泽霖,因出生时脑部缺氧导致脑瘫,这使得他的智力发育、语言交流都落后于同龄儿童。这些年,周欣欣一直带着泽霖做康复,但肌张力偏高的现象改善不大。“我在手机上也看到一些情况相同的孩子,在诊疗后发生的巨大变化,我也希望儿子能像他们一样。”周欣欣说,尽管最初对诊疗有疑惑,但在专家一对一地解答,自己主动了解后,她和家人逐渐确定了要给泽霖诊疗的决心。

5月16日上午,在经过一系列检查后,泽霖成为当天第一个进入手术室的孩子。“儿子出来时,头上只是贴了两块小纱布,我担心孩子会疼,特意看了纱布,没有任何血迹,后来揭下来纱布,上面也是干净的。”对于这次手术,周欣欣说,她最直观的感受是——创伤小。术后在医院康复了7天,泽霖回到了位于九涧山村的家里。晚上周欣欣牵着他的手准备上楼梯,泽霖一直上楼梯困难的右腿突然开始自主用力,并慢慢抬了起来,眼前的这一幕让周欣欣感到非常惊讶。“泽霖现在变得活泼了,手术后他变得爱模仿,也爱和自己互动了。”周欣欣说,泽霖因这次诊疗发生的诸多变化,让她和家人对这次救助项目充满感激。“我一定教育儿子要学会感恩,做一个有正能量的人,希望儿子能赶快长大,以后也能回馈社会,播撒爱心。”周欣欣说。

心怀感恩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距泽霖家60公里外的泗水县济河街道卧牛庄村,17岁的浩浩拿起床头上的一个相框,笑着给大家介绍,“这张照片是我和妈妈医院拍的。”照片里的浩浩挽着母亲赵云香的手,看着镜头露出灿烂的笑容。

“吃得好,住得也好,人家那里是真好,大家对我们都很照顾。”谈及在医院接受诊疗的那段时光,赵云香言语里充满感动。今年53岁的赵云香平时很少外出,家里公婆身体不便需要她照顾,地里的农活需要她料理,浩浩出生后因行走不便,赵云香更是从来也没离开过他。“要不是这次有这个项目,俺还真没机会出去看看。”赵云香笑着告诉记者,浩浩在医院里大家都很喜欢他,从住院到出院,每天都有人找他玩。相比住院期间的良好环境让赵云香更欣慰的是浩浩身体的明显变化。“浩浩手术过程大概40分钟,出来后我就赶紧抓住他的手,那时候就感觉他的手跟以前不一样了。”赵云香说,这些年浩浩的左手一直是半蜷缩,并且足尖着地。手术后,浩浩说左手不舒服,赵云香就赶紧给儿子揉搓,随着揉搓,一直半蜷缩的手也开始舒展开。“感觉现在不仅走路方便,人也变得比以前爱说话了。”卧牛庄村会计王德柱说。王德柱是第一个将康复救助项目告知浩浩一家的人,一开始大家对项目救助不了解,王德柱就带着浩浩来到了泗水县人民医院,在那里他们听到了医院专家们的详细介绍,并在现场对浩浩进行了筛查,筛查结果符合救助条件。“这是个好事,咱去!”在进一步了解项目救助背景后,浩浩和妈妈决定积极参加。

虽然浩浩不同于普通孩子,但政府开展的精准救助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怀帮扶,让这个特殊的家庭看到了希望和曙光。“从筛查到确定接受诊疗,前前后后所有的费用,包括坐车、住院、吃饭治疗,我们一分钱也没花。”赵云香告诉记者,政府的救助让他们家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逐步建立“有一做一”的常态化救助机制

同浩浩和泽霖一样,我市现有0-17岁持有《残疾人证》肢体残疾儿童2669人,精神残疾儿童1310人,还有未满7周岁未办理残疾人证的肢体残疾、孤独症儿童约400名。其中,脑瘫、癫痫、脑发育迟缓等脑病儿童患者占一定比例,不仅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和学习,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去年3月份,省残联发布《山东省脑瘫儿童康复救助专项行动方案(2021-2025年)》并列入省“十四五”规划。确定由泰安诺莱医院作为专项实施单位,每年救助省内100名脑瘫患儿。同年10月份,该公益项目列入山东省残联与重庆市残联“东西协作”重点工程,免费救助50名重庆籍脑病儿童患者。今年3月,我市将功能神经外科手术专项康复救助列入2022年“民生实事”项目,项目免费为100名脑瘫、癫痫、脑发育不良等脑病儿童患者实施脑外科手术,并逐步建立“有一做一”的常态化救助机制。2022年诺莱医院为我市脑瘫儿童提供10例免费救助名额。每例脑外科手术费用10万元,由山东省财金健康产业集团捐助5万元,市级财政每例最高限额补贴5万元。

市残联理事长张修占介绍,5月13日至今,在做好疫情防控的情况下,由泰安诺莱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中心对我市72名脑瘫儿童实施了功能神经手术,手术效果明显。“实施脑瘫儿童精准康复专项救助,是我市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残疾儿童家庭‘急难愁盼’,有效防止残疾儿童家庭因残致贫问题的重要举措,将进一步提高残疾儿童家庭获得感、幸福感。”张修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