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仁美文艺

诗歌|胡云昌:竹林七贤 · 七根瘦骨的隐喻

发布时间: 2022-07-04 15:28:25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胡云昌 | 责任编辑: 吴一凡
分享到:0

《竹林七贤·七根瘦骨的隐喻》

胡云昌


1

一片竹林,一壶大酒

竹露脆响。诗书为伴,以字佐酒

散发。纵酒。抚琴。放歌

狷狂豪放,不同流俗

只与气节有关,和风月无染


2

七人啸聚

立于一片竹叶下的澄澈小天地

七个人像七个隐喻

走失于魏晋的黄昏

隐竹林,剑入鞘


七人任性,特立独行

不拘礼法,清静无为

像七行绝句,缀于秀竹之梢

像七把钝剑,无锋


他们在竹叶上等风

在竹林里候酒

竹枝是比兴,竹节是象征

竹林是一片寄托

以竹通古,讽今

以叶寄情,寓怀


他们用酒麻醉,以竹为刀

不停地在光阴深处,刮骨疗伤

只留下竹竿一样笔直的骨骼


他们将自己发配到一片竹林

用酒和放荡,贴上标签

“竹林七贤”是后人在其脸颊

补上的刺配


3

嵇康善琴

以一曲《广陵散》惊世骇俗

阮籍长于诗文

遗世《咏怀》八十二首

刘伶好酒,嗜醉佯狂

著《酒德颂》传世

山涛早孤家贫

文集十卷,亡佚

向秀擅诗赋,现存《庄子注》

流传《思旧赋》

阮咸精音律,制乐器

命名为“阮”

王戎幼颖悟,善清谈

狂饮而节制


七个人,七根瘦竹

摇曳成一种风骨

瘦,继续瘦

将肋骨瘦成竹节

将轻裘肥马瘦成盘根错节的竹鞭


竹叶上的一滴清露

内含澄净的辽阔疆域

足够供七颗无羁的心,驰骋

竹节内空,人生如风

清心。寡欲。仅仅一根傲骨

足以支撑七个人的半生光阴

足以支撑起一片小小的魏晋


4

一片被社会边缘化的竹林

内心的净土

用竹叶扫心,进竹林避世

用酒香遮掩一个浊世的浑沌


一根断竹的脆响处

是一个朝代的断章

深夜读雪的人

心里装满了一个人的折痕

魏晋的宽袍大袖里

存放了一场大雪

只要我一敲回车键

就会雪花纷飞


嵇康用青眼和白眼

将尘世分为两个境界

在那个故作矜持的时代

他将偏见与傲慢

都砸向了那些荒诞的时光

并静听一个旧世界破碎在地的声音


嵇康临刑抚琴,人鬼俱寂

刽子手手起刀落

将《广陵散》砍成绝唱

天籁之音,弦断音绝

唯留风骨传世

只是这世道

再也经不起一次人性的坍塌


image.png

徐金豆《农舍花园》


5

圣贤寂寞,饮者留名

大醉。高歌。敲竹助兴

肆意酣畅,弃礼法而崇豁达

竹笋拔节,一节一节长高

将一方天空撑得更加高远

不管史书如何肥瘦

不管浮世怎样喧哗

    

竹叶上铺着尘世的经书

展开了另一个世界

风吹竹林,竹叶碰响了梵音

有人大隐于林,有鸟小隐于巢


落叶声,蝉声,觥筹交错之声

诗文唱酬之声,琴瑟和鸣之声

卷起魏晋的一股清流

竹节清奇,傲骨嶙峋

开花之竹,不朽


身如修竹,虚怀竹心

以身避世,不如以心隐世

竹欲静,而风不止

风起于江山,起于庙堂

一次次刮过社稷

也一次次误读了民间与人心

风在竹林里,将栏杆一一拍遍

而那个把盏的人,依竹而眠


6

醺风半斤,酩酊了落日

醉竹一竿,挑着一轮醉月

暗香斜漏,疏影修长


竹林空了,人心也空了

酒尽。弦止。曲罢。月独醉

散发。弃履。坦胸。人入梦

只有竹林的风,随那些小横枝

旁逸斜出到了现在


青竹滴露

七贤已挤干了汗青

归隐成七片竹简

与上面的汉字一起不朽

一起旷达不羁


作者简介

image.png

胡云昌,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巴渝都市报评论员,鲁迅文学院研修班学员。诗歌发表于《人民文学》《中国作家》《诗刊》《十月》《解放军文艺》《星星》《北京文学》《文学报》《上海文学》等报刊。作品被翻译成英文。曾获得《人民文学》第一届“诗意济南风雅历下”征文诗歌类一等奖、《诗刊》“春风八百里•井冈四十年”全国新诗大奖赛一等奖、《星星》诗刊“星星点灯”全国诗歌征文大赛特等奖、首届黄亚洲行吟诗歌国际大赛金奖等各类诗歌征文奖项200多个,作品入选多个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