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秋思》
叶晓丹
冷暖分明的北方,四季有序轮回。十二个月份中,适宜人们不必撑伞避暑、不必裹棉取暖的时间是少而难得的,比如四月,比如九月。
四月,是林徽因笔下的爱和希望,是人间最美四月天,更是熬过严寒之后万物复苏的伸展,是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都带着嫩绿的甜,是开尽了人间芳菲又躲入古寺空山的世外桃源。
九月,是随着晴空飞鹤涌起的一缕豪情,是禅房花木深处的一方古寺清幽,是闲云潭影伴着槛外江水向东奔流,也是百花调零我花盛放的一枝独秀。
陈水平《韶华》
四月和九月是一对姊妹,成双成对出现在不朽的诗篇里:“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四月和九月是传说中的彼岸花语,花开花落千年痴恋,心血熬成的相思化为斑驳的影子,只有这样才能挨过严寒酷暑的考验,承起前生来世在一起的机缘,让世间的我们一睹绝世容颜。
春秋两季中的四月和九月,是树叶筛过阳光余下的温柔,是笛声被湖水过滤后的清透,是去日苦多的朝露人生中那一小杯香醇的酒。四月是初生稚子那红红的嫩脸,是垒巢归燕的絮语呢喃,是酒逢知己的秉烛夜谈,是皓月银辉的星光点点,是春风化雨般的笑语嫣然,是转身回眸间的人生初见。九月是撑伞姑娘眼底的一抹轻愁,是繁华褪尽后的纤尘不染,是蓝田传说的美玉生烟,是天涯两地的千里婵娟。
四月和九月于年年岁岁的烟火中安静轮回,于无声的润泽中昭示着天地的默契。四月没有热烈极致,没有刻意赠予,随着匀速褪寒规则让万物卸去重重盔甲,只披一件绵软轻柔的外衣静赏花吐新蕊、风凝冷香,随着春风和着细雨将一粒粒种子埋藏,等待九月盛大的绽放。擦干酷暑的黏腻,依旧是不疾不徐的优雅,裸露的肌肤随时可享受冰肌玉骨自无汗的清凉。九月是挨过了酷暑之后的神清气爽,是天高云淡的雁阵几行,更是孕育着春泥雨露的稻麦金黄。兴起时,可临江抒怀、登高远望,亦可对月小酌,思绪徜徉。
张卫《清白人间》
至美四月,是春江夜月里的滟滟清波,处处月明。拂过耳畔映入眼帘的虫鸣或新绿,于不经意间降临在某个黄昏和黎明,因春心而萌动,顺时节而生发。
悦目九月,是诗人笔下的心湖潦尽,寒水澄清。落在眼里的无论是丰腴还是瘦削,都在舞动的波磔里起转不停,因诗画而起,随心意而息,随身而至,任意而去。
时光流转到此刻,生命的四月已走远,而丰盈的九月似乎指日可待,四十岁的年龄似乎离秋还有一段距离,而离四月的春又远了一些。处在九月可期、回首四月早隐于白云深处的中年。我们终将老去,岁月会收回我们年轻的容颜、强壮的体魄和旺盛的精力,我们唯一能做主的就是怀有一颗四月的初心,憧憬九月的充盈。
作者简介:
叶晓丹,女,汉族,1978年出生,肢残四级,籍贯辽宁。2002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前往辽西朝阳县进行为期两年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辽西北计划,从事农经站副站长工作。性格沉静,爱好古诗词,沉迷飞花令。2017年底加入辽阳市作家协会,先后发表作品5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