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汶上县推动“康教融合”打造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新模式

发布时间: 2022-07-13 14:31:59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汶上残联 | 责任编辑: 吴一凡
分享到:0

为更好满足特殊儿童身心全面发展需求,汶上县积极探索“康教融合”服务模式,对不同类型的特需儿童开展个别化教育、康复,助力特殊儿童健康成长。截至目前,已对486名残疾儿童进行了康复审批,98名残疾儿童完成了矫正鞋取模。

搭建康教融合架构

以往的康复模式,康复和教育两者很难兼顾,不仅影响特殊儿童能力的提升,而且给康复儿童家庭造成了困扰。“康教融合”模式通过对康复儿童康复训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汶上县积极协调各部门成立汶上县残疾人康复中心特殊教育学前班,为适龄残疾儿童提供学前教育;汶上县残疾人康复中心与汶上县特殊教育学校签订康教融合工作协议,为年龄较大残疾儿童提供康教融合。同时,在汶上县残疾人康复中心与汶上县第二人民医院之间搭建起了融医疗、康复、教育为一体的康教融合工作新体系。

image.png

明确康教融合重点

“特殊教育学前班”与康教结合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是年龄阶段上互补。“特殊教育学前班”主要面对3—6岁的特殊儿童,康教结合班主要面对6—13岁的特殊儿童;二是康教融合侧重点不同。“特殊教育学前班”中的特殊儿童年龄较小,是干预病情的最佳时期,坚持以康复为主,教育为辅;康教结合班中的特殊儿童年龄较大,大部分儿童已接受了几年的康复训练,坚持以教育为基,康复为翼,更加需要适应同年龄段的校园及社会生活。

image.png

强化康教融合保障

汶上县成立康教融合工作领导小组,定期专题研究康教融合工作,制作康复网上申请指南视频,在整合资源中实现利用效益最大化;积极为特殊儿童注册学籍,实现康教融合政策叠加最大效应;加大康教融合设施设备投入,目前,县残疾人康复中心正在装修康教融合室内训练室、教室9间,定购专用儿童桌椅、幼教一体机、墙体玩具等必需的康教设备70套;加大幼教老师和特教老师招聘力度,提升现有工作人员康教融合能力,切实保障康教融合工作的人力资源需求,力争形成可复制的“汶上康教融合模式”。

image.png

(图片及稿件来源:汶上县残疾人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