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头条

奋力追梦,他们在路上

发布时间: 2022-07-28 09:03:41 | 来源: 人民网 | 作者: 葛俊俊 | 责任编辑: 吴一凡
分享到:0

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康复、教育、就业等,关乎着千千万万个家庭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今年是残疾人就业宣传年,主题是:就业优先,平等共享。在上海各项政策的支持下,在社会的帮助下,越来越多的残疾人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努力就业创业,在各行各业创造美好的生活。

如从当驻唱歌手维持生计到入职知名科研机构网络工程师的视障者郑凌生;以技能“重启”人生,被评为全国自强模范的高位截瘫的柯水昌……生活给了他们苦难,但他们却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人生方向,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我感受到了知识带来的幸福感,体会到实现人生价值的快乐

讲述人:视障人士郑凌生

工作岗位:上海社科院网络工程师

我叫郑凌生,是一名患有多种眼病的低视力残疾人,现就职于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化办公室,主要从事网络系统运维工作。

image.png

工作中的郑凌生。受访者供图

2004年,从上海开放大学毕业后,我和万千大学生一样投入找工作的大潮。由于视力障碍,我找工作的经历更为艰辛更加坎坷。

屡次面试失败后,我感受到了无限的迷茫。那段时间也很焦虑,我特别想工作,想挣钱养活自己。但一时间很难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同时又要维持生计,怎么办?我尝试做过驻唱歌手,解决一日三餐温饱问题。我走一步看一步,遇到困难,我从不放弃。

直到2005年10月,我入职了一家量贩KTV,签订了正式的劳动合同,开启了职业生涯。2007年,我换了工作,入职上海市残联职业培训中心,从事机房网络管理和实训教学工作。

工作中,我不忘学习、进步,努力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2008年5月,上海市残联开展了网络信息安全师(高级)培训项目,我很荣幸成为了第一批受益的残疾人;2010年,通过在上海师范大学进行教师上岗资格进修学习,我获得了计算机专业教师上岗资格证书。

从那时候起,我的职业生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感受到了知识带来的幸福感,也体会到了实现人生价值的快乐。

2013年底,我通过市残联得知了机关事业单位专项招录的消息。我盘算了一下,我有多年工作经验,取得的几个证书也是有含金量的。对于这个工作岗位,我有信心,我志在必得。

2013年11月报名;2014年元旦后笔试;4月份面试、体检;6月初通过政审;6月中旬公示。从准备到通过招录,一共花了8个月时间。

我总结了面试的过程,给大家一点参考。面试前,我很紧张,但是我铆足了一股劲,在网上提前查阅了社科院的相关资料,为面试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我一直相信,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面试当天,我独自出行,衣着整齐,打扮得体,提前10分钟赶到考场。一般来说面试官不止一个,我还准备了五份简历。这些前期的准备是至关重要的。当面试接近尾声时,面试官问及了我视力上的问题。我丝毫没有避讳,真实介绍了自己的情况。

6月份公示的时候,我的名字正在公布之列。我想,这应该是我的努力、独立、真诚和坚定,提升面试的成功率。回头想想,也是以往经历了太多的失败,才使得我更有韧性。印象特别深刻,2014年7月1日,我怀揣着梦想,正式入职上海社科院。

前几天,市残联公众号推出了大学生就业招聘的文章。我认为这是非常好的就业途径,市残联推出的招聘更具针对性,希望大家能把握好机会。此外,在职场上要取得成功,我认为,一定要有强大的内心支撑,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不断提升自己。哪怕遇到困难,也不要怕不要放弃。

郑凌生的阳光向上,努力拼搏,为他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就在2021年9月,40岁的他顺利通过专业评审晋级为中级职称,续写着人生的精彩。

正是因为这份技能,我才能够在上海立足

讲述人:高位截瘫柯水昌

工作岗位:上海锦子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我叫柯水昌,我是2003年来上海创业的,2005年注册了上海锦子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011年因为一场车祸,导致我脊髓损伤高位截瘫。

image.png

工作中的柯水昌。人民网葛俊俊摄

从健全人到残疾,相当于从天堂掉到了地狱,车祸对我的打击特别大,从胸椎以下是没有任何行动能力和感知能力的。为此,我抑郁了很久,出院后三个月,我都没有出过门。好在妻子悉心的照顾和陪伴,我才渐渐走了出来。

以前我是修电脑的,可是因为身体变故,连电脑也搬不动。我妻子劝我,电脑太大,我们可以修手机,我就买了新的手机,买了新的学习资料,通过研究我发现,电子产品的原理是相通的。

我喜欢捣鼓电子产品,所以一出社会我就往这方面研究了,这也是我的一份执着与坚持。正是因为这份技能,我才能够在上海立足,才能在我遭遇人生挫折和困境时,能够利用这份技能重新融入社会,让我重新脱困。

慢慢的,通过维修手机,公司业务量也起来了。回头一想,医院很多伤友和我一样,一个人受伤,整个家庭去照顾,我是不是可以把我的技术教给他们,让他们通过技能改变自己下半辈子的生活。

2013年,我们创办了锦昌公益,招募像我一样损伤的伤友,免费教他们技术。我还记得当时第一批学员是8人,这8个学员教会了之后,我还帮他们解决就业问题。以残健联合的方式,在上海人流聚集的场所陆续开了7家分店,就是想帮助他们实现自我就业。

后来由于情况变化,业务慢慢收拢,所有的分店都合并到了一起。当时选择把店铺选在陆家嘴,一是看中这里的商业运作环境,二是告诉给其他的残疾人,通过努力我们可以在高端办公场所实现价值,让其他残疾人看到我们的努力。

此次疫情对公司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我们的业务完全处于停滞的状态。但是员工社保和工资我们还是正常发放的。我了解残疾人,更能体会残障家庭的不易。每个残疾人可能是整个家庭的经济来源,一旦失去了经济来源,打击的将是整个家庭。

疫情期间,我带着员工将平时的维修技术进行了总结,撰写了维修方面的教材,还尝试将培训课程放到线上,用直播的形式配合手语翻译,让学员们在家也能上课,线上课程还可以反复回看。

今年是残疾人就业宣传年,我们一直在努力希望通过短视频能够为我们公司赢得更多业务,也就可以吸收而更多残疾学员到公司来,把国家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做大,解决更多的残疾朋友就业问题,让他们通过双手把技能进行转化,实现创收,绘就残疾人事业的美好蓝图。

“如果不幸的遭遇打垮了你,那才是真的不幸。”正如锦昌公益贴在墙上的那句话,柯水昌说,残疾朋友来一定要自强。因为拥有一技之长是最重要的事情,也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