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凝心聚力 砥砺奋进:奋力开创全市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发布时间: 2022-09-28 16:23:14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吴一凡
分享到:0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残联的精心指导下,市残联紧紧锚定省委“两个确保”“十大战略”,聚焦年度工作部署,围绕市委“十大目标”“十大行动”,扎实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作风纪律大整顿”活动,抓重点、破难点、塑亮点,实现了重点工作有突破、整体工作有跃升,能力作风大提升、残疾群众获得感更充足。

一、残疾人脱贫成果得以巩固

一是盯重点。每月推送新办证残疾人信息,将存在致贫风险的边缘户、返贫风险的脱贫不稳定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纳入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强化常态化、动态性监测预警。二是真帮扶。加强对重灾区卫辉市的帮助指导和政策支持,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切实解决困难,确保政策举措应享尽享。三是抓整改。按照省市整改工作要求,及时开展后评估反馈问题整改。目前,全市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巩固,多名已脱贫残疾人朋友打拼出了最美的样子。像卫辉市的赵国付在政策帮扶下,靠创作麦秆画,不仅在城里安了家,有了车、有了自己的工作室,更带动上百人致富。

二、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提前超额完成

省下达我市2022年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目标1133人,截止到7月5日,我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已服务1287人,完成率达到113.59%。一是纳入全市重点民生工程。积极争取上级党委政府支持,把0-6岁残疾儿童康复项目纳入了新乡市2022年重点民生工程之一,配合市政府督查室、市发改委完善具体考核办法,压实各方责任。联合11家单位出台《2022年新乡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实施方案》,为项目实施提供政策依据。二是多方联动聚合力。联合卫健委组成专家组对康复机构进行现场考评,指导县级残联开展儿童康复定点机构的准入,推行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动态管理,促进规范化、扩大覆盖面;从5月开始,对全市残联进行常态化的不定期督导,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同时强化监管,抓好项目资金匹配。

三、残疾人基本康复和辅具适配工作有序推进

配合卫健委开展易至贫返贫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核查工作,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指导、心理辅导、辅具适配评估等服务。全年绩效目标2250人,全年辅助器具适配目标任务85%,截至目前,已为1935名残疾人发放辅具,任务完成率为86%,完成系统需求30.49%。

四、残疾人证应办必办

一是上门办。为行动不便的重度残疾人提供残疾评定和办理残疾人证等上门服务,累计开展上门评定49次,为381名残疾人服务。二是集中办。对于残疾人证申请人居住过于分散的,到村(居)委会、乡(镇)卫生院等进行集中评定10次,服务残疾人98人。今年以来,我市累计办理残疾人证5770人,办理重度持证残疾人一级1056人,二级2510人,共办理56个残疾人证“跨省通办”业务。

五、基层基础不断夯实

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巩固实施基层组织改革提升工程,目前“六位一体”已完善的村(社区)残协2389个,“七有”已落实的村(社区)残协1305个,已建立入户访视制度的村(社区)残协3265个。

六、扎实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

以省残联方针政策为指导,学习兄弟残联先进做法,与人社部门沟通协调,专班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将此纳入年终考核机制,在原综合考核100分的基础上,再加20分用于单项考核,并拟单独以残工委的名义进行表彰。拿出20万元资金,组织全市新增高技能人才进行专题封闭式培训,聘请专业机构评价取证,解决了基层残联新增高技能人才培训难、取证难的问题。省下达任务目标为培训3420人,截止目前,共培训残疾人2813名,年度培训任务完成率82.25%;新增技能人才212人,已完成培训287人,任务完成率为135.38%;新增高技能人才88人,已完成培训54人,任务完成率为61.36%。

七、无障碍改造应改尽改

省残联下达我市全年目标任务1067户,截至目前,我市已完成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33户,剩余均在施工中,力争在9月底前全部完成。

八、惠民补贴及时发放到位。

截至6月15日,全市共有37907人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63788人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将燃油补贴纳入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2022年燃油补贴信息已全部录入“一卡通”系统,目前已全部发放到位。2023年燃油补贴信息已全部录入中残联燃油补贴系统。

九、精心服务暖民心

实施“阳光家园计划”,对重度残疾人底数和照护服务需求进行摸排,将三级精神和智力残疾人纳入排查范围,并分别报送省残联和市民政局,已有347名残疾人享受托养服务,并完成录机工作。严格落实领导接访、律师坐班制度,提高办事效率,让残疾人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上半年共接待残疾人来电来访53人次,无集体赴省、进京情况发生。

十、文明建设有声有色

围绕全国助残日主题,联合医疗机构、主流媒体等,开展送政策、送法律、送医疗、送爱心“四送”活动;围绕新乡市全国文明城市常态化创建大局,协同市级5家群团组织,组织了开展植树造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文明城市创建、关心关爱少年儿童、疫情防控宣传等“美丽新乡在行动”系列志愿实践服务活动,十几家主流媒体予以报道;围绕残疾人文化周,组织残疾人读书,联合新华书店开展“助残2022·绿书签”活动,向各区发放1800张“绿书签”;围绕残联融媒体建设,与FM99.1新乡综合广播合作创办《久久相伴,共享阳光》残疾人专题栏目,已累计播出8期节目,深得残疾人朋友欢迎。

十一、出台了《新乡市“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

市残联起草《新乡市“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后,先后征求了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和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编办等48家单位和部门的意见,经市政府第92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后,《新乡市“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新政〔2022〕11号)于6月20日正式印发。为方便残疾人朋友了解自己所能享受的优惠政策,市残联通过网站、新闻媒体对政策进行了文字、图片和媒体解读。

十二、凝心聚力,上下联动,充分发挥群团桥梁纽带作用 

市残联、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5家群团组织,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采取提出活动倡议、机关先行示范、县(区)同步开展等形式,动员广大干部职工、团员青年、妇女群众、科技工作者、残疾人朋友参与,联合组织了开展植树造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文明城市创建、关心关爱少年儿童、疫情防控宣传等“美丽新乡在行动”系列志愿实践服务活动,宣传文明新风,营造浓厚氛围。活动新闻第一时间在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新乡电视台、直播新乡等媒体播出,并先后被河南经济报、工人日报、新乡日报、学习强国、中工网等十几家媒体转载,为建设文明和谐新乡贡献群团力量。

十三、严格把关,加强培训,推进我市残疾评定机构设置规范化

联合市卫健委出台《新乡市残疾评定机构设置指导意见》,进一步促进残疾评定服务科学化、便民化。卫辉市、辉县市、红旗区残联联合当地卫健委分别申报卫辉市中医院、新乡共济精神病医院、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为辖区残疾评定机构。经市残联、市卫健委公示无异议后,确定以上3家机构为残疾评定机构,并上报省残联。为推动各地切实做好残疾评定工作,于5月17日、18日、19日连续三天开展残疾评定医师培训。来自全市各县(市、区)的6个类别共100多名残疾评定医师取得了对残疾人进行残疾等级评定的资格。

十四、压实责任、严管厚爱,持续保持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一是抓党建。认真履行主体责任,以党建为引领,通过争

创“五星”党支部和模范机关,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二是转作风。扎实开展省委“能力作风建设年”和市委“作风纪律大整顿”活动,聚焦关键性、战略性、全局性工作任务,把活动开展与破解改革创新中的瓶颈制约、高质量发展中的突出矛盾、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社会治理中的薄弱环节结合起来,推动活动不断向深、向实发展。三是勇查摆。通过精心组织学习研讨、广泛征求意见、普遍开展谈心、召开民主生活会等方式方法,开展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追责问责案件以案促改,推进以案促改。四是重落实。结合《集中整治“一老一小一青壮”民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工作方案》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开展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等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集中整治,建立问题台账,制定整改方案,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提高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下步,市残联将紧紧围绕年度目标任务,对标先进、补强短板,推动全市残疾人事业更出彩,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新乡市残疾人联合会

2022年7月19日

image.png

图为5月15日市残联开展第三十二次全国助残日活动1

image.png

图为5月15日市残联开展第三十二次全国助残日活动2

image.png

图为5月15日市残联开展第三十二次全国助残日活动3

image.png

图为5月15日市残联开展第三十二次全国助残日活动4

image.png

图为3月14日市残联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image.png

图为5月27日前往市康复教育中心开展“情暖童心与爱同行”“六一”慰问活动

image.png

图为6月2日端午前夕市残联组织志愿者前往分包社区对困难残疾人家庭开展慰问活动

image.png

图为3月11日市残联参加“美丽新乡在行动”主题活动启动仪式

image.png

图为3月18日市残联前往延津县郭庄村开展《美丽新乡在行动》志愿服务活动

image.png

图为5月13日市残联联合群团组织前往洪门镇骆驼湾开展“美丽新乡在行动”帮扶无主庭院清扫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