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山东省汶上县推动“康教融合” 打造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新模式

发布时间: 2023-01-18 08:44:35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山东省汶上县残联 | 责任编辑: 吴一凡
分享到:0

2022年,山东省汶上县残联对561名残疾儿童进行康复救助,其中在机构内康复的为422人,每十万人口得到康复救助的儿童数为81.60,在济宁市所辖各县(市区)位居第2名。目前,汶上县县域内共有县中医院、县残疾人康复中心、县妇5家定点康复服务机构。针对辖区内康复儿童数量多、康复工作任务繁重的实际,自2022年初县残联对“康教融合”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2022年7月12日,山东残联微信公众号予以报道;为整合帮扶资源,提升帮扶效果,2023年1月15日,汶上县残联又成立了“汶上县特殊儿童帮扶协会”,受到省、市残联的肯定认可。

一、搭建康教融合架构。在以往的康复模式中,康复和教育两者很难兼顾,影响了特殊孩子的能力提升,给康复儿童家庭造成了困扰。而“康教融合”对康复儿童的康复训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早在2019年初,汶上县残联下属的汶上县残疾人康复中心对康教结合工作就进行了摸索,实行“康教结合课堂项目”,由合作的幼儿园派驻教师在康复中心授课,康复治疗师与幼儿教师制订并开展新型康教融合课堂,让特殊儿童在智力、社会适应、交流意愿、思维品质等方面实现同步提升,达到了康复、教学两不误。2021年初,汶上县残疾人康复中心加大软件、硬件投入,实施医疗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艺体康复、智慧康复、社会康复等六个方面的康复,帮助残疾儿童提高自理能力,回归社会,力争达到“康复一人、幸福全家”的一体总目标。

在32次“全国助残日”前夕,汶上县残联党组积极争取县领导支持,多次与县教育和体育局沟通推进康复融合事宜。2022年5月13日、8月25日,县教育和体育局分别复函同意在汶上县残疾人康复中心、县中医院儿童康复中心附设特殊教育学前班,为在汶上县残疾人康复中心、县中医院儿童康复中心进行康复训练的适龄残疾儿童提供学前教育。为推进年龄较大残疾儿童的康教融合,汶上县残疾人康复中心与汶上县特殊教育学校签订了康教结合工作协议。同时,汶上县残疾人康复中心、汶上县第二人民医院是两块牌子、一个机构。这样,汶上县残联就在汶上县残疾人康复中心、县中医院搭建起了融医疗、康复、教育为一体的的康教融合架构,建立了康教融合的工作新体系、新机制。

二、明确康教融合重点。成立“特殊教育学前班”,并与汶上县特殊教育学校合作成立康教结合班,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是在年龄阶段上互补。“特殊教育学前班”主要面对3—6岁的特殊儿童,康教结合班主要面对7—13岁的特殊儿童;二是康教融合的侧重点不同。“特殊教育学前班”中的特殊儿童年龄较小,是干预病情的最佳时期,坚持以康复为主,教育为辅;康教结合班中的特殊儿童年龄较大,大部分儿童已接受了几年的康复训练,更需要的是适应同年龄段的校园及社会生活,坚持以教育为基,康复为翼。这样因人而宜,各有侧重提升了康教融合效果。

三、强化康教融合保障。《山东省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第三十五条“县级人民政府应当优先开展残疾儿童、孤独症儿童康复工作,实行康复和教育融合”。同时,对残疾儿童实行康教融合是大势所趋。为此,汶上县残联加强了以下康教融合保障工作。一是汶上县残联及县二院、县中医院等成立了康教融合工作领导小组,县残联党组、县二院党支部、县中医院党委坚持定期或不定期专题研究康教融合工作,加大沟通协调力度,在整合资源中实现利用效益的最大化;二是积极为特殊儿童注册学籍,实现针对康教融合政策叠加的最大效应。目前县残疾人康复中心、县中医院分别完成注册26、18人;三是加大康教融合设施设备投入。县残疾人康复中心、县中医院对康教融合室内训练室、教室等硬件进行了大整合、大装修。同时定购到位了专用的儿童桌椅、幼教一体机、墙体玩具等必需的康教设备;四是加强师质队伍建设。加大幼教老师或特教老师的招聘力度,同时提升现有工作人员的康教融合能力,切实保障康教融合工作的人力资源需求,形成了自己的“汶上康教融合模式”。

四、探索喘息增收制度。近期,在各康复机构推行了“看一场电影、读一本书、举办一场心理辅导会、举办一场文艺演出、参加一次志愿服务活动、参加一次瑜伽及健身操活动、开展一次家长交流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残疾儿童家长喘息日”活动,引导家长树立特殊儿童“出生”是事实,怎么乐观选择“活法”的理念,坦然面对现实,释放心理压力;在县残疾人康复中心探索设立了小太阳爱心驿站、编织之家、爱心制衣车间,让家长在培训残疾儿童的同时,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收入,实现了对家长、残疾儿童的双向帮扶。

(供稿单位:山东省汶上县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