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残疾人就业宣传年

“云端”逐梦!互联网激活残疾人新就业形态

发布时间: 2023-01-31 09:37:45 | 来源: 华夏时报 | 作者: 王晓慧 | 责任编辑: 吴一凡
分享到:0

对于普通人而言,互联网改变生活;对于残疾人而言,互联网颠覆生活。它让残疾人突破了很多束缚,看到了更大的世界,同样被世界看到。

8月29日,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数字公益慈善发展论坛在天津举行。据记者了解,本届论坛是由中央网信办、民政部、中国残联指导,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慈善联合会、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主办的高层次交流对话平台,以“推进数字公益慈善共建共享数字文明”为主题,旨在为中国数字公益慈善事业发展集智聚力,助力新时代中国网络文明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残疾人是人类大家庭的平等成员,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通过互联网和数字赋能,残疾人能够更加平等、更加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和享有者。”中国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程凯在大会上致辞时表示,通过互联网和数字赋能,残疾人能够更加平等、更加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和享有者。

就业,是残疾人融入社会、实现尊严和价值的重要途径。数字经济时代,新业态、新职种不断涌现,为逐步消弭残健就业鸿沟、彰显残疾人在互联网上的比较优势提供了无限可能。

互联网成为残疾人就业新支点

当前,以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为新的支点,越来越多残疾人通过新就业形态实现就业创业,勇敢追逐梦想、活出精彩人生、持续释放向上向善力量。

互联网为残疾人提供更多适宜的工作机会。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无障碍的加快发展,帮助行动不便、听力障碍、视力障碍、心智障碍等各类残疾人突破自身局限,超越环境限制,突破了传统就业模式下残疾人由于行动、交流不便导致的不利,为他们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搭建了新的桥梁。

根据中国残联实名制数据统计,目前,通过网络实现就业的残疾人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和软件服务、电商服务等行业,每年实现就业约6.8万人次,在各电商平台实现网络创业的残疾人已超过20万人。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适合残疾人的新业态新模式还在不断涌现。

同时,互联网为残疾人就业提供新支点。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群体,长期以来因身心残疾和环境障碍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激发了残疾人的自信和潜能,他们吃苦耐劳、工作专注、珍惜就业机会等比较优势正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和欢迎,比如,盲人在无障碍软件设计和有声读物演播中展示出其独有的天赋,聋人因为不受外界干扰往往更容易集中精力、心无旁骛、提高工作效率。在计算机编程、动漫制作、数据监测、数据标注、云客服、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岗位上,越来越多残疾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能被充分挖掘,成为创新创造的主体。

中国残联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副主任张振飞表示,随着互联网时代和信息化社会全面到来,越来越多的残疾人不仅通过互联网充分展示自我,还在互联网新业态下获得了大量就业创业机会。以中国残疾人就业创业网络服务平台为例,2017年正式上线以来,目前平台稳定的残疾人和企业用户达到25万,职位总量有8.2万个,在线投递简历有35万件,发布政策信息3万多条,日访问量也超过了2万人次。互联网新业态给残疾人就业创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新的增长点。

今年3月,全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情况联网认证“跨省通办”正式实施,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3万余家用人单位办理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年审认证业务。就在7月下旬,中国残联配合中央网信办等部门共同启动了“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主题活动,加强对全国残疾人职业培训及职业能力建设技术指导与服务,不断提高残疾人互联网就业的能力和水平。

值得让人称赞的是,互联网有力地传播着残疾人自强不息、勇毅创业的正能量。

20岁的湖南苗族女孩杨淑亭,因车祸高位截瘫,10年来,她从学做淘宝客服和游戏代练,到开淘宝店、创建网络工作群、创办种植合作社和科技公司,从挣到“第一桶金”——7块7毛,到出口创汇超过800万美元,她帮助200多名残疾人网上就业,带动60名残疾人和1300多名村民脱贫致富,连续4年4次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山东的残疾人漫画师丁娇,在东京残奥会和北京冬残奥会期间,通过网络为中国残奥运动员绘制了近百幅漫画,为此她还收到国际残奥委会邀请,绘制主题漫画作品,得到很多残奥运动员点赞和收藏,作品点击率超过2亿次。在北京圆通速递助残基地暨北京共享客服中心,有120多名残障员工在客服等岗位就业。

而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这种超越局限、勇于挑战、感召激励、带动周边的向上向善力量已经成为网络文明和数字公益的宝贵财富。

跨越“数字鸿沟”共享“数字福利”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帮助残疾人实现较为充分、较高质量就业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个格外”要求的重要内容,是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的根本保障,是支持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途经。

“数字化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搭建了新的桥梁,为残疾人获取知识和信息、提高职业技能提供了便利,帮助残疾人突破自身局限、超越环境障碍,为实现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创造了有利条件。数字公益慈善事业给残疾人带来了人文关怀,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副秘书长杨聪对记者说。同时,我们更应看到,当前残疾人就业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未就业残疾人残疾程度较重、文化水平较低、就业能力不足,残疾人的数字素养和应用技能存在不足,残疾人就业能力和潜能仍未被充分发掘。跨越“数字鸿沟”、改善残疾人就业状况,是数字公益时代需要大家关注的重大现实挑战。

就此,程凯倡议:坚持平等共享,数字时代不让残疾人掉队。通过政策推动、公益服务,残疾人组织和数字公益平台双向发力,努力消除残疾人在信息消费、终端设备、服务与应用等方面的障碍,营造“平等、参与、共享”的互联网发展环境;全方位提升残疾人数字素养和技能。通过政府、学校、企业、社会组织等共同努力,强化残疾人数字技能培训,为残疾人实现互联网就业创业奠定坚实基础;进一步提高残疾人互联网就业服务水平。摸清残疾人就业底数,实现残疾人就业数据互联互通,通过残疾人就业创业网络服务平台,为用人单位和残疾人提供信息支持和保障;加大对残疾人互联网就业的政策扶持。制定特惠+优惠的残疾人互联网就业扶持政策,在平台帮扶、运营资费减免、流量保供等方面给予特殊支持。要建立健全针对残疾人在内特殊困难群体的网络权益保障机制,维护残疾人公平用网、便利上网。

同时,打造促进残疾人互联网就业公益品牌。凝聚数字公益慈善力量,共同促进残疾人实现互联网就业创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人道主义思想,努力消除残疾人就业面临的社会偏见和歧视,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格外关心、特别关注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的“数字福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人工智能在养老助残领域的深度应用,创新智能服务体系。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了《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围绕促进残疾人实现较为充分较高质量的就业、开展网络招聘专项行动、加强对残疾人就业服务信息支持等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各级残联组织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落到实处,凝聚数字公益慈善力量,大力促进残疾人互联网就业创业,让残疾人共享数字文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