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头条

让更多残疾妇女实现就业梦想

发布时间: 2023-03-17 08:53:47 | 来源: 中国残疾人杂志社 | 作者: 杨乐 | 责任编辑: 吴一凡
分享到:0

我国有8500万残疾人,残疾女性占一半左右,其中重度残疾女性又占了将近一半。统计显示,目前我国残疾妇女就业状况低于残疾人和妇女总体就业水平。为帮助更多残疾妇女通过劳动实现就业梦想,创造美好生活。2022年7月,中国残联、全国妇联等5部门联合印发《“美丽工坊”残疾妇女就业增收项目实施方案》,旨在通过选拔和扶持一批适宜残疾妇女就近就便或居家就业的手工制作企业和机构,逐步打造“美丽工坊”这一残疾妇女培训就业品牌。伴随着“美丽工坊”在各地的落地生根,越来越多的残疾妇女掌握了一技之长,实现就业增收,在“美丽工坊”中开启了自己的“美丽事业”。

image.png

贵州省黎平县彦婷手工刺绣坊是贵州省残联推荐申报中国残联的首批“美丽工坊”项目机构。刺绣坊的创办人陆婷(中)右手残疾,是一名侗族刺绣师,她把刺绣当作一生的事业,希望以此来推动侗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同时,她还积极投身到全县残疾人、农村妇女和下岗女工的刺绣技能培训中。(图_CFP)

重点关注

解决残疾妇女增收难题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实现稳定就业是广大残疾人的迫切愿望。我国有近1800万就业年龄段持证残疾人,随着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如期完成,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残疾人全部实现脱贫,促进残疾人就业增收已成为“十四五”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点。国务院《“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首次将残疾人就业工作单列专章予以强调,并提出了“多形式的残疾人就业支持体系基本形成,残疾人实现较为充分、较高质量的就业”的任务目标。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更是对推动完成“十四五”残疾人就业工作目标,细化落实“十四五”规划重大政策、重点项目提出明确要求。

从总体看,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残疾人就业情况稳中向好。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就业总量压力更大,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而在广大残疾人中,残疾妇女更是其中生活困难的弱势群体,在我国8500万残疾人中残疾女性占一半左右,其中重度残疾妇女又占了将近一半。据统计,目前我国残疾妇女就业状况低于残疾人和妇女总体就业水平,她们也就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关爱帮扶的重点对象。而帮助广大残疾妇女就业增收,事关国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大局,事关弱有所扶的原则立场,具有特殊意义。为改善残疾妇女的生存发展状况,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多次呼吁,加强和改进对残疾妇女的服务,让她们的生存权得到稳定保障,发展权得到更好实现,并强调,残疾妇女是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人类大家庭中最需要帮助的成员,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惠及残疾妇女,与她们共创想要的生活。

image.png

2021年,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在北京市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问询手工类项目带给残疾女性的改变。(图片由北京市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提供)

近几年,手工制作业以其投资少、就业方式灵活、增收见效快等优势,在吸纳城乡残疾妇女就业、提高家庭收入、改善残疾妇女地位、传承民族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涌现出了一批以残疾妇女为主要对象的就业创业基地、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和非遗培训基地。为贯彻落实《“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在总结以往发展手工制作业促进残疾妇女就业增收工作经验基础上,中国残联、全国妇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文化和旅游部及国家乡村振兴局在2022年7月印发《“美丽工坊”残疾妇女就业增收项目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帮助更多残疾妇女通过劳动实现就业梦想,创造美好生活。

部门携手

打造残疾妇女就业品牌

所谓“美丽工坊”残疾妇女就业增收项目,旨在通过选拔和扶持一批适宜残疾妇女就近就便或居家就业的手工制作企业和机构,以“美丽工坊”统一冠名,通过宣传推广、市场营销,不断扩大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步打造“美丽工坊”这一残疾妇女培训就业品牌。根据《实施方案》,在“十四五”期间,在全国打造100家“美丽工坊”企业和机构,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开发就业岗位、辐射带动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等措施,帮助1万名残疾妇女在手工制作领域实现就业增收。为实现这一目标,各地残联、妇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文化和旅游部门、乡村振兴局也通过加强协作,给予必要的扶持,为“美丽工坊”的宣传推广提供助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打造“美丽工坊”的初衷是为了提高残疾妇女的技能水平,提升其就业能力。在建设过程中,各部门充分发挥各自作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综合运用各类激励政策和措施,以提高残疾妇女就业能力为重点,结合区域手工制作业发展实际、区域特色经济、旅游市场需求和残疾妇女就业特点,选择手工编织、电商营销等通用性广、时尚前沿、产品市场需求量大的手工技能培训项目,通过短期技能课程、企业定向学徒班、线上课程等培养模式,帮助残疾妇女提高手工从业技能,增强增收本领和自我发展能力。近年来,我国通过实施“雨露计划”,为进一步提高困难人口素质,增加困难人口收入提供了支持。而在实施“美丽工坊”残疾妇女就业增收项目中,也优先落实“雨露计划”对脱贫家庭残疾子女接受职业教育的资助政策,统筹利用各类职业培训资源,搭建以各级各类职业院校、特教院校、手工产品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帮扶车间、残疾人非遗培训就业基地、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残疾人就业基地、托养机构为载体的妇女手工技能培训网络。

要让残疾妇女稳岗就业,离不开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机构的支持。如何遴选试点企业,落实帮扶政策也就成为“美丽工坊”建设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按照《实施方案》,各地各部门紧紧依托本系统,在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机构中,遴选一批已安置一定数量残疾妇女就业、有一定规模和基础、有成熟的产品和营销渠道、有带动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的手工制作类企业及机构,开展“美丽工坊”项目试点。特别是引领号召女性领办的手工企业积极吸纳残疾妇女就业,推荐符合条件的妇女手工企业进入“美丽工坊”试点项目。

要使残疾妇女的产品真正转化为真金白银,关键是要拓展营销渠道。在“美丽工坊”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帮助龙头企业积极拓展线上线下产品销售渠道,稳定企业发展,扩大“美丽工坊”品牌影响。另一方面,要利用互联网快、新、广、众的特点,协商大的网购平台,开设“美丽工坊”产品售卖专区,并利用星级酒店、符合条件的旅游景点设立“美丽工坊”产品售卖专区,借助三八妇女节、全国助残日、残疾人展能节及相关博览会、展销会时机,集中展示、销售“美丽工坊”产品,从而进一步助力“美丽工坊”产品拓展销售渠道。

通过“美丽工坊”促进残疾妇女增收的根本目的是使残疾妇女的权利、尊严和价值得到尊重和维护。因此,在“美丽工坊”建设中,各地通过鼓励和动员残疾妇女积极参与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在竞赛活动中提高技能,展示形象,提升社会对残疾妇女的关注度,激励广大残疾妇女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此外,还通过鼓励并协调安排残疾妇女参加各类手工艺品交流展示活动,协调组织“美丽工坊”产品积极参加各类展示、展览、展销活动,从而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面。

image.png

2017年10月,全国残疾人岗位精英职业技能竞赛在昆明开赛,选手在剪纸项目中比拼手艺。一些省份以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参考项目中的手工类项目作为参考,创建“美丽工坊”项目。(图_CFP)

因地制宜

让“美丽工坊”落地生根

在各部门加强协作,推动《实施方案》落地实施的同时,我国不少省市也结合本地实际,采取多种举措帮助残疾妇女就业增收,并取得初步成效。

在河南省,2021年,驻马店市残联联合市妇联下发通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残疾人“美丽工坊”建设活动。活动以农村广大残疾妇女、城镇失业残疾妇女等为对象,依托有带动能力和有实施项目内容的各类企业,结合妇联部门“巧媳妇”工程,帮助更多残疾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在《实施方案》出台后,湖南省残联结合本省“十四五”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计划,组织相关单位负责人及机构专家,围绕如何打造“美丽工坊”品牌、促进残疾妇女就业增收进行交流探讨,提出要强化技能培训,选择时尚前沿、产品需求量大的手工技能培训项目,依托湖南省特教中专重点开展培训以及相关课程研发。并将残疾人手工作品与湖南博物院文创设计相结合,通过融入湖南省产业园区集群品牌,拓展线上线下产品营销渠道,提升“美丽工坊”品牌价值。

在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当地免费为残疾妇女及留守妇女进行手工编织、民族服饰等手工技能培训。到2022年年底累计组织残疾妇女培训40多期,培训人数1000多人,借助创建“美丽工坊”的契机,当地也将辐射带动更多残疾妇女通过学习手工技能稳定增收。 

福建省残联则利用省残疾人就业中心残疾人就业创业空间及网络服务平台和省同人助残志愿者服务中心带动,在省就业中心开设“美丽工坊”项目专区,采取培训赋能、开发就业岗位、辐射带动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等措施,通过线下集中授课培训、线上展示方式,帮助残疾妇女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就业增收。首期活动围绕基础手工折纸、三角插折纸、分层插拼等折纸技巧组合与创意搭配进行培训,使残疾妇女未来实现居家就业创业成为可能。

当前,伴随着“美丽工坊”影响力在各地的扩大,越来越多的残疾妇女将在“美丽工坊”的帮助下就业创业、实现增收,与此同时,一个关心支持残疾妇女就业创业的良好氛围也将在全社会慢慢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