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2023年内蒙古残疾人工作交出亮眼成绩单!

发布时间: 2024-01-19 08:49:28 | 来源: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 | 作者: 王惠聪 | 责任编辑: 吴一凡
分享到:0

记者从今天在呼和浩特市举行的2024年全区残联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23年,全区残疾人工作在兜底民生保障、强化公共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image.png

在强化兜底保障方面,与北京市残联实现两次互访交流,签订结对帮扶协作框架协议,4个市级、32个区级项目纳入京蒙协作帮扶范围,总投资1111万元,覆盖6027名残疾人。开展“富民贷”助残金融服务工作,通过“e推客”平台为残疾人群体申请贷款653户,农业银行授信金额共计1546万元。33.7万人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30.83万人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持续为全区41.3万名0-59周岁困难重度残疾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为26万名残疾人代缴基本养老保险,为38.9万名残疾人代缴基本医疗保险。

在强化公共服务方面,63058名残疾人得到基本康复服务,康复服务率为98.36%;30388名残疾人得到辅助器具适配服务,辅具适配服务率为99.05%。6135名残疾儿童得到康复救助。北疆启明公益行动、脊髓损伤截瘫残疾人暖康护理包项目、慈善草原行项目惠及3198名残疾人。统筹推动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新增城乡残疾人就业11118人,其中城镇新增就业4557人,农村牧区新增就业6561人,全区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安排1792名残疾人就业。对全区686名残疾高校毕业生开展“一人一策”服务,服务率为100%,就业率为99.24%。完成培训城乡残疾人13374人次,举办残疾人大学生公务员考试培训班,助力残疾人实现就业。全区共举办残疾人专场招聘会96场,提供残疾人专岗3352个。持续开展走访拓岗活动,走访1967家单位,累计拓岗9729个。

image.png

自治区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佟国清:“配合教育部门安排残疾少年儿童接受适合的教育,提高残疾少年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成立81个旗县级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保障残疾人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联合财政、民政部门制定印发《内蒙古自治区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等级评定办法(试行)》,支持和引导残疾人托养服务健康发展。”

在强化自身建设方面,在全国率先完成省级残联换届任务。扎实开展志愿助残活动,全区6752名志愿者参与完成志愿助残服务项目296个,累计服务残疾人7.9万余名。常态化推进残疾人证核发管理、残疾人证“跨省通办”,各旗县(市、区)残联累计开展上门评残服务2077次。

在强化品牌意识方面,开展“大爱北疆”助残行动,持续深化助康圆梦、助业自强、多彩人生、慈善草原行四部曲,组织开展“大爱北疆·美丽工坊”“爱可以用声音传递”等公益助残项目,在阿拉善盟举办第二届“沙漠印象轮椅挑战者大会”,在乌海市举办“大爱北疆”公益助残行动现场会。不断拓宽募集资金渠道,广泛开展扶残助残活动,开展助残项目28个,在全国残联系统率先为甘肃省地震灾区受灾群众捐助款物141万元。积极承办“第二十二届中国复明扶贫流动眼科手术车交流会”、参加黄河流域残疾人康复工作协作发展大会,与山东省等8省区残联签署《黄河流域残疾人康复工作发展框架协议》,加强残疾人康复合作交流。组织完成26个课题,成立了内蒙古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