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头条

关于辅具适配补贴制度,看看这三个地方如何做

发布时间: 2024-02-07 09:00:14 | 来源: 中国残疾人杂志社 | 作者: 禹玲玲、徐俊星、杨乐 | 责任编辑: 吴一凡
分享到:0

image.png

北京市从2010年开始建立残疾人辅具适配补贴制度,2016年补贴制度进一步优化升级,实现了对残疾人全年龄段辅具保障。图为北京市门头沟区残联与京煤集团总医院康复科合作开展残疾人等相关人群康复和辅具适配服务。(图_禹玲玲)

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残疾人的主要需求项目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医疗服务与救助、贫困残疾人救助与扶持、辅助器具。残疾人对辅助器具的需求甚至超过了康复训练和就业安置。我国有超过8500万残疾人、4400万失能和半失能老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有使用辅助器具的需要。党的二十大明确,要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建立、实施辅具适配补贴制度是补足残疾人康复保障制度短板,确保残疾人享有基本辅具适配服务的治本之策。近年来,中国残联大力推动各地建立省级辅具适配补贴制度,“十四五”时期,各地辅具适配补贴制度建设显著加快。《中国残疾人》杂志记者分赴多个省市,对辅具适配补贴制度建设和实施的经验进行采访。

北京

让好的制度温暖落地

为残疾人提供全年龄段辅具保障

为残疾人提供辅具服务的制度化保障,北京市在多年以前就开始探索了。北京市残联康复部负责人施继良告诉记者,北京市的辅具服务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用品用具供应”,那时候完全靠市场,当时残联建立了一些用品用具供应站,为残疾人购买辅具提供便利,但由于没有财政补贴,一般家庭基本上不会购买辅具,因此残疾人普遍处于无辅具可用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十五”时期开始,北京市以政府为民办实事的方式为主,由残联购买辅具后按残疾类别为残疾人免费配发辅具。第三个阶段,2010年出台《北京市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暂行办法》,将辅具配发制度化,在了解残疾人需求的前提下,由残联组织购买后按残疾人的需求配发辅具。

image.png

北京市东城区残疾人郭媛媛不仅在平台上申请了轮椅,还申请了卫生用品,辅具补贴制度减轻了她的家庭负担,也让她能够顺利地参加工作。图为郭媛媛在北京市东城区希望之家做手工。

施继良坦言,第三个阶段虽然建立了辅具配发的制度,但了解残疾人的需求和最后统一招标,配发周期长,并且购买的辅具不一定是残疾人想要的品牌。“所以那时候残疾人嫌辅具产品不好、档次低、性能差等这样那样的问题很突出。”施继良说,“当时的制度解决了辅具‘有’的问题,但是残疾人的个性化需求得不到很好的满足。”

这促使北京市残联开始思考,如何才能让辅具补贴制度这一惠残政策实施得更有温度,更能让残疾人满意呢?鉴于之前辅具配发方式的弊端,北京市残联围绕解决辅具服务的个性化、及时性,以及辅具产品的丰富性三个方向展开思路。

image.png

为了辅具适配补贴制度更有效地落实,北京市建立了“三级管理机制”和“四级服务机制”。图为门头沟区残联组织“辅具志愿服务公开日”活动,为残疾人提供辅具咨询、初评等服务。

在这一背景下,2016年,北京市残联、市财政局、市卫生计生委共同签发了经过修订完善的《北京市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并于当年10月1日起执行。与老制度相比,新的制度有明显的变化:转变了保障方式,由原来的政府招标采购实物发放,转变为残疾人自主选购+政府给予购买补贴;扩大了保障范围,将60周岁以上残疾人和在校残疾学生纳入辅具补贴保障范围,实现了残疾人全年龄段的辅具保障;提高了补贴标准,新办法对非贫困残疾人的补贴标准由30%提高到50%,而且享受低保、低收入待遇、失业无稳定收入、16周岁以下残疾儿童少年,以及在校残疾学生5类残疾人可以享受100%辅具基本补贴。至此,北京市残疾人辅具服务进入了第四个阶段。在4.0版本的辅具制度保障下,北京市建立了基本辅具购买补贴目录,充分利用首都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优势,为残疾人提供按需申请、适度补贴、自主购买、及时便捷、质优价廉的辅具服务。

(文/图丨禹玲玲,本段节选自《中国残疾人》2023年第12期专题丨辅具适配补贴制度)

湖北

“四”向发力辅具适配更精准

制度发力为辅具适配工作保驾护航 

image.png

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周巷镇阳岗村重度肢体残疾人黄华云通过省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平台申领了心仪的轮椅,每天只要有时间,她都会仔细地擦拭轮椅。

湖北省残联高度重视残疾人辅具适配工作,将其作为湖北省“十四五”残疾人事业重点工作之一予以推动。“省残联将制度建设作为工作重点,由我们中心负责具体落实。”徐明辉告诉记者,“这两年,中心的任务就是将该项工作任务项目化、责任具体化、时间节点化、奖惩制度化,推动湖北省辅具适配工作走向新的高点。”

image.png

湖北省天门市汪场镇残疾人专职委员徐义平(左)上门为艾台村重度肢体残疾人黄涛提供辅具适配服务,由于经常见面,如今两人已经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

制度先行管长远。采访中,中心副主任王翔向记者详细介绍了湖北省残疾人辅具适配补贴制度建设的情况,他说:“有备则无忧,制度建设就是所有准备之首。”经过多方调研和多次省外考察,2022年8月15日湖北省残联出台了《湖北省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补贴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事实上,从2020年开始我们就着手相关工作了。”王翔说,“如果没有新冠疫情的影响,我们办法出台的时间肯定会更早一些。”

image.png

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残联业务科90后科员盛福勤(左一)来到残疾人家中,为残疾人进行一对一的政策解读和服务平台使用培训。

为了确保《办法》的有效实施,湖北省残联还配套出台了《湖北省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补贴目录》《湖北省辅助器具适配补贴目录产品标准》等全省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补贴配套制度,同时动态调整补贴目录和补贴标准,并监督检查各地辅助器具适配补贴制度落实情况。《办法》对各级残联、辅具供应商职责、残疾人申领补贴的标准、适配流程、补贴目录、经费及监督管理办法都做了明确的规定。“我们尽可能把辅具适配的所有环节都纳入其中,目的就是为了让所有符合条件的残疾人都可以在补贴目录范围内申领到满意的辅具,从而实现全省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需求适配全覆盖、全流程线上服务。”徐明辉说,“同时,我们特别关注评价和回访环节,残疾人不仅可以通过平台对辅具供应商和第三方辅具服务机构进行在线评价,同时要求县(市、区)残联定期开展残疾人回访,一旦有负面评价,我们会及时进行沟通,及时解决。”

(文/图_徐俊星,本段节选自《中国残疾人》2023年第12期专题丨辅具适配补贴制度)

陕西

服务为先辅具适配更高效

需求主导建立长效机制

辅具是帮助残疾人补偿功能、走出家门、融入社会的重要工具和手段。近年来,中国残联陆续推动在各地建立省级辅具适配补贴制度,陕西省作为我国残疾人数量较多的省份之一,从2017年起被纳入首批建立辅具适配补贴制度的试点省。在经过几年的研究论证后,陕西省又于2021年3月1日,由省残联和省财政厅联合印发《陕西省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补贴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补贴办法》”),建立起以需求为主导的残疾人辅具适配服务保障长效机制。

image.png

根据相关政策,具有陕西省户籍,并有辅具适配需求的持证残疾人以及符合陕西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条件的残疾儿童都被纳入补贴对象范围。同时,符合救助条件的残疾儿童、城乡低保户和残疾在校学生被列为优先补贴对象。图为陕西省残疾人辅助技术中心的技师为残疾孩子调整足部矫形器。

“通过前期试点和多种形式的调研,我们发现之前在残疾人辅具适配过程中其实还存在不少问题。例如,辅具适配服务不能全覆盖,部分有辅具需求的残疾人得不到相应服务;采购的辅具产品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轮椅、拐杖等普通辅具产品,同时适配的精准性也不足,多以基本型产品为主,服务的个性化会受到产品限制,部分辅具的利用率不高,像高端辅具由于没有相应补贴,需要残疾人自费购买;同时由于基层服务人员缺乏专业知识,人员流动频繁,服务能力也无法得到保障。”陕西省残联康复部副主任王健介绍道,“正是针对上面这些问题,我们经过研讨,觉得迫切需要在全省建立健全残疾人辅具适配补贴制度。”

image.png

在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验配师为残疾人适配助听器。(图片由陕西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提供)

据了解,《补贴办法》明确规定了陕西省各级残联的职责分工、产品补贴目录、补贴对象及标准、产品和服务规范、补贴流程与资金管理等内容。其中,补贴对象涵盖具有陕西省户籍,并有辅具适配需求的持证残疾人以及符合陕西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条件的残疾儿童。同时,陕西省将符合救助条件的残疾儿童、城乡低保户和残疾在校学生列为优先补贴对象。根据该办法,陕西省每年配套资金 3000余万元,为 6万多名有辅具需求的持证残疾人提供各类辅具,以解决其日常生活、康复、就业、就学等相关问题。对于非持证残疾人的实际需求,陕西省则通过设立各类服务项目予以补充,以扩大全省辅具服务范围。

考虑到陕西省作为西部省份的经济发展情况,以及残疾人的辅具需求特点,《补贴办法》在中国残联颁布的《残疾人基本辅助器具指导目录(2020版)》的基础上明确将受补贴的辅具产品按其价值和功能分为低值类(9个主类38个支类)、基本类(10个主类109个支类)、非基本类(8个主类78个支类)三个类别,分别给予不同的补贴额度,采取普遍性辅具适配政府补贴和残疾人自付相结合方式进行补贴。

“其中,低值类辅具指满足残疾人基本辅具需求,产品供应价格在 100元以内的(含100元)辅助器具,实施全额补贴。基本类指满足残疾人基本辅具需求,产品供应价格在 100元以上的普及型辅具,对符合救助条件的残疾儿童、城乡低保户实施全额补贴;其他残疾人按80%到100%标准补贴,残疾人个人支付剩余部分。非基本类辅具指满足残疾人较高需求的辅具,实行定额补贴。定额补贴之外部分,由残疾人个人支付。”王健说,“这样一来,就变原先的无偿适配为部分有偿适配,基本涵盖了市面上能见到的所有辅具产品,从制度设计上最大程度满足了残疾人的各类辅具需求,有力保障了个性化、精准化的辅具适配,也引导残疾人更加爱惜辅具,更好地使用辅具。”

(文/图丨杨乐,本段节选自《中国残疾人》2023年第12期专题丨辅具适配补贴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