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首页>中国残疾人频道

宁夏全面建成三级枢纽型慈善组织服务体系

发布时间: 2024-02-23 08:56:56 来源:华兴时报 作者:束 蓉 责任编辑:吴一凡
分享到:0

近日,记者从自治区民政厅获悉,为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健全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畅通公益慈善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渠道,自治区民政厅与团委、妇联、残联、红十字会等五部门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从政策衔接、信息互通共享、创新公益慈善力量参与社会救助途径方法等方面形成政府救助和慈善帮扶协调配合、资源统筹、优势互补、融合高效的新格局,全面建成“自治区—市—县”三级枢纽型慈善组织服务体系。

《实施意见》明确,发挥机制效用,形成上下联动、协同发展的枢纽型慈善组织矩阵。具体依托各级社会救助领导小组、县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由各级民政部门牵头,团委、妇联、残联、红十字会等相关部门(群团组织)和本级慈善会(总会、协会、联合会)等行业性、枢纽型慈善组织协同,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提供组织保障。

自治区民政厅将市、县(区)枢纽型慈善组织建设纳入市、县(区)效能目标考核,结合推动“善行宁夏”十大慈善项目,督促指导作用发挥不强的市、县(区)盘活慈善资金;启动实施“阳光慈善”工程,对慈善组织负责人开展慈善法规政策全覆盖培训,鼓励各市、县(区)枢纽型慈善组织建立市、县(区)、街道(乡镇)三级慈善帮扶网络,让慈善项目和符合帮扶条件的困难群众做到有效对接。

发挥大数据平台作用,汇聚困难群众救助帮扶需求及其接受政府救助和慈善帮扶的相关信息,推动形成“困难群众需求收集—政府救助兜底—慈善帮扶补充”多维社会救助体系。

创新公益慈善力量参与社会救助途径方法。动员引导慈善组织依据章程、业务范围和自身专长优势,针对困难群众实际需求设立慈善项目,提高慈善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慈善力量有益补充。精准匹配慈善资源,鼓励慈善组织针对困难群众多元化需求,开展多种慈善服务项目。大力发展互联网慈善,增强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能力,不断拓宽慈善资源汇聚渠道。促进行业性、枢纽型慈善组织链接区外慈善资源,拓宽区内企业、社会组织、个人捐赠渠道,多种途径争取慈善资源,切实帮助更多困难群众渡过难关。

《实施意见》鼓励引导公民、法人以及其他组织通过设立社会救助专项基金、慈善冠名基金等方式参与慈善帮扶活动,为有意愿有能力的个人、企业、社会组织参与公益慈善事业搭建平台,进一步推动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合力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困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