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有声、鸟鸣清脆、溪水潺潺,大自然丰富动听的声音,让人们感受到世界的美好。然而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的世界大多寂静无声,或是只能感知到点点滴滴的声音,因此又被称作“听风的孩子”。
2024年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科技助听,共享美好生活”是今年活动的主题,随着科技重新点亮听障儿童的声音世界,人工耳蜗、基因治疗等技术让“关爱听力”更可及、更便利,越来越多“听风的孩子”因此重新回到有声世界。
2月27日早上5点,一家四口从徐州睢宁坐上网约车,赶赴南京。5岁的小宇和6岁的小欣在父母怀里沉沉睡去,抵达江苏省人民医院的时候已经是上午9点。
一个月之前,弟弟小宇和姐姐小欣在这里进行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一见到护士长林睿,弟弟小宇便亲昵地扑了上去。
“姐弟俩是龙年以来,医院首例人工耳蜗开机的患儿。”林睿说,2023年10月,患有先天性耳聋的小宇和小欣在江苏省残联的帮助下,来到医院进行人工耳蜗术前准备,从身体检查到正式手术,数月的相处时间里,姐弟俩总是喜欢咿咿呀呀跟在林睿身后,“今天,我和同事们也一起来见证孩子们的重要时刻——人工耳蜗开机。”
嘴里含着棒棒糖,小宇坐在了调试仪前,右耳戴上了人工耳蜗体外机,所有人都屏息凝神,随着工作人员按下开机键,言语处理器与植入体有了连接,小宇第一次听见了世界的声音。
妈妈在小宇身后拍手,他立即转头看过去;科室医生在门口敲击鼓面,小宇也循声张望……面对各种声音,小宇都能做出反应,明亮的眼眸对着眼前的有声世界好奇地打量,所有人都舒了一口气。
与小宇一样,姐姐小欣也完成了人工耳蜗的开机调试,别在衣服上的人工耳蜗体外机还“穿”上了毛线编织外衣。令人欣喜的是,开机后的小欣竟能清晰地说出“谢谢”两个字。
“比起弟弟,姐姐的左耳原本还能听到一些微弱的声音,能咿咿呀呀说点词儿,但发音不标准。”小宇妈妈说,姐姐虽然在幼儿园读了两年,但是因为先天性耳聋的原因,她更喜欢一个人呆着做手工,“现在,姐姐的术后恢复情况很好,希望她通过训练后能够与同龄人一起玩耍、学习。
回到徐州后,这对年轻的夫妻将带着两个孩子前往邳州市的一所康复学校进行康复训练。
“关键是早发现、早介入。”小宇和小欣的主刀医师是江苏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陈智斌告诉记者,“人工耳蜗是一种可以代替受损内耳功能的电子装置,通过外部收音器接收声音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传递给内部植入体。内部植入体再将电信号转换为神经冲动,并直接刺激听神经传递给大脑。通过这种方式,两个孩子术后的听力水平能够恢复到接近正常人的水平。”
“但手术仍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陈智斌说,听障儿童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之后,后续还需要在康复学校进行训练,来自家庭、社会的持续关注是听障儿童获得新声的重要力量。
据统计,我国目前听力语言残疾人数约有2780万,每1000个新生儿中,有1到3个患有先天性耳聋。
而在江苏,与小宇、小欣一样获得“新声”的听障儿童还有很多。“2023年,全省0-14岁听障儿童获得听力康复救助达1925人,全省耳蜗手术定点医院增加到了7家。”江苏省儿童康复研究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江苏省残联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人工耳蜗项目是残联系统人均救助额度最高、康复效果最明显的救助项目,绝大多数受助儿童通过系统训练能重建听力,融入正常社会生活。自2012年起,江苏全面扩大对重度、极重度听力残疾儿童人工耳蜗救助范围,更多听障儿童得以听见了世界的声音。
新华报业·新江苏记者 浦琼月 洪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