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年度人物候选人

廖 智

发布时间: 2024-03-29 13:16:43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新华社 | 责任编辑: 孙玥
分享到:0

编号:CL68

推荐单位:新华社

推荐词:廖智,女,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任四川德阳舞蹈老师的她失去小腿和亲人,双腿截肢后,她以仅存的膝盖跪在大鼓上排演舞蹈《鼓舞》,传递重生信心。生活中她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和常人一样游泳、攀岩、马拉松。

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震后48个小时她进入震中,为灾民搭帐篷、发物资。

她和丈夫创办“晨星之家”截肢者康复工作室,科普假肢康复专业知识,成立晨星宝贝截肢儿童公益项目,资助30多名截肢儿童装配假肢,改变了他们的命运。15年来她不断鼓励身陷低谷的人勇敢前行,上亿人次为她点赞。

她是舞蹈的“刀锋战士”,她是截肢的“南丁格尔”。

人物事迹

见过廖智的人,无不被这小小身躯里的内心力量所打动。

被汶川大地震废墟掩埋、失去孩子、失去双腿……这些致命打击无法夺走她的勇敢、坚强、善良,她更是扼住命运的咽喉,一点一点把自己从灾难阴霾中拉出来,让生命向上发光。

这光仿佛柔弱,却能照亮其他残疾者的眼睛。十五年来,她不停地领着一颗颗眼睛看向希望,仿佛在搭一座看不见的桥梁,送折翼的人们从疼痛、封闭、愁怨的心境,站起来,走向自立、自信、自强。

面对大地震之殇 她跳起不屈的《鼓舞》

灾难突发在2008年5月12日。

大地突然恐怖地摇动,眼前的一切都那么脆弱,家瞬间破碎肢解,房顶重重地砸了下来。廖智和孩子虫虫来不及做任何避让,就被废墟吞没,黑暗中她动弹不得,双腿钻心地痛,继而变得麻木……她努力保持清醒,迸发出求生的勇气,积极配合着救援。

几经磨难,她被救出来,然而却失去了宝宝和亲人,紧接着,又不得不截肢求生。

一位朋友回忆:到处是地震伤员的医院里,廖智躺在一个过道里,她掀开毯子说:“我腿被锯了。”

她冷静地面对自己遭遇的巨变。在重庆医院复健的日子里,她不停给身边的人带去笑容,指挥病友排练节目,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许多医护人员都记得,她总是最能逗笑大家的那个开心果。

然而在内心,她又是敏感的。“失去最亲的人,丈夫接受不了,变成了前夫,我老在想,很多人会觉得我站不起来了,我讨厌这种感觉。”

“你想不想再跳舞?”一次,一位导演郑重地问她。

“想!”她冲口而出。

圆自己梦想的同时,她也在拼搏自己未来的道路。伤会愈合,人生要继续,然而谋生技能呢?她必须咬着牙从生活中拼出一条路来。这支名为“鼓舞”的无腿舞蹈,她将用尽全身的力量、血气和精神“熔铸”而出。

2008年6月中旬,截肢手术后仅两个月,还在康复期间,她就开始了艰苦的排练。高温下,她伤口很不稳定,创面甚至还有骨头残渣;没有支撑,她很难保持平衡,会一头栽下来;练习一会,包裹伤口的纱布就会被血和汗浸透。

“吃过的是常人难以忍受的苦,实在坚持不下去时,我一抬头,总觉得我的虫虫就在天上看着我,我不能做她不希望的那个妈妈。”廖智说。她不仅是在跳一支舞,更是在舞蹈中求新生。

公演之时,在一面巨大的中国鼓上,她以仅有的双膝跪坐于鼓上,灵动翻飞,不时击打鼓面,舞动红绸。这向命运不屈的舞蹈高度浓缩了民族之魂,震惊了所有人,也鼓舞了所有人!人们一次次为她起立鼓掌,一次次为她泪流满面。甚至埃及开罗的孔子学院内,都有异国少年讲述她的故事。

面对安身之问 她选择载爱前行

一舞成名后,廖智却卷了争议之中。

大量邀请纷至沓来,她开始接受许多媒体的访问,进入一个又一个直播间,一些访问者在做完节目后,会礼貌地支付一定的劳务费用。这成了那段时间里,廖智和家人生活的一部分来源。

网络的舆论也从最开始的点赞、关心,慢慢向各种声音变化。有继续为她加油的,也有因经济收入而发出责难的。甚至有人在节目中,质疑她在消费灾难,消费自己,消费伤口。

“这并不是我所能预料到的。”她现在回忆起那段时光遭遇的尴尬,已经变得释然,但在当时,她的内心却非常紧张,也很不解、困惑。“当时的我,又能如何呢?”

她试着组建一支小小的残疾舞团,帮助一些公益组织,为一些公益主题义演募集善款,但人是要吃饭的,她的小团队很快就因为经营不善而倒闭。没了团队,她索性就去当志愿者。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地震。知道消息的瞬间,廖智的心被狠狠地刺痛。在震后的48个小时,她戴着假肢来到震中芦山县的龙门乡,慢慢行走,去给灾民搭帐篷、发物资。

很多网友被她感动,称呼她为“最美志愿者”。

后来,她受到邀请,去看望和陪伴住院的芦山地震受伤人员。她看到一名11岁男孩,因为左腿截肢,手术后一直不说话。她轻轻地安慰:“你看,阿姨也是装了假肢,走路一点都没问题。我一条腿比你的还要短一点,还有一条腿可能跟你差不多。你将来一定能站起来,像阿姨这样行走。”

孩子的眼睛重新燃起了光芒。这一点点的光芒,被她看在眼里。

人生苦旅,将向何处安身?她有了答案。

当时,因地震而被大家熟知的人不少。时间如水洗沙,后来有的人迷失在名利场里,有的人甚至借着名头做出一些违法的事。而廖智却在时间的流逝中越发博爱、干净、通透。

2013年,她正在上海参加电视舞蹈比赛节目录制,因需要一双可以穿高跟鞋的假肢而四处寻找。假肢工程师启凡无法把满面阳光的她和假肢使用者联系起来。几经接触,这两名对生命有着深刻感受的年轻人互有好感,他们交流着对生命的理解,开始在生活中相互扶持,也开始了为帮助截肢儿童复健的艰难事业,直至如今,从未止歇。

面对截肢儿童 她引导接受真实自我

要带给别人快乐,需要有更强大、更真实的自我。

她最早喜欢和真腿外形接近的假肢,但启凡给出深刻的建议:“给假肢裹个肉色包装就很美吗?那是装成健全的样子给别人看。与其装成一条腿的形象,倒不如接受真实。”

她一开始觉得很难接受:“铁管子一根有什么好看的?”

而启凡认为,服务截肢者和其他的行业不一样,激发截肢者自身的潜能,帮助对方构建健康的人生哲学,比替他做一万件事更有用。她认真思考着。

有一天,她主动提出要拆掉假肢外包装,穿条短裙上街。他们兴奋地给假肢扒了皮,一起走上街。她刚开始还东看西看,有点畏惧路人的眼光,然而走着走着,廖智忽然觉得自由了。那是一种放下伪装的自由。

“这是从未见过的美。”她追问启凡,“这就是面对真实、重建健康人生哲学的美吗?”

她就像运动场上飞驰的“刀锋战士”,兴奋得停不下来,还转起了舞步。他们把这样的舞步拍下来发到网上,成为复健哲学中重要的那一部分——不是给截肢者一个壳子去更深地隐藏,而是让他们接受缺失、坦然跑进阳光。

她和启凡共同创办“晨星之家”截肢者康复工作室。几经选择,她决定离开北京来到重庆,在这个带给她新生的都市,科普假肢康复专业知识,并成立晨星宝贝截肢儿童公益项目,资助30多名截肢儿童装配假肢,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晨星是日出前天空中明亮的星星,虽然稀少,但依然闪闪发光,让人们看见日出的希望。”她说,“我们想提供一个家一样的地方,虽然大家是带着身体的创伤来的,但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归属感、安全感。”

她每年会举办“晨星宝贝残健共融夏令营”。在夏令营中,残障儿童和肢体健全孩子共同学习、玩耍。

很多残障孩子刚开始非常拘谨,但在感受到被完全看见和接纳后,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灿烂,人也越来越活泼,有时甚至拿自己的假肢当玩具来打闹。这时,她和启凡会不自觉地靠近,那种健康人生哲学的美感,会降临她心头,让她心醉神迷。

“如果一个人身体受了伤,他的人生只是负一分。如果他开始为此不快乐,怀疑周遭的善意,封闭自己的心门,那么他的人生可能一路降到负十分。但如果当他们打开心扉,不断往前走,很有可能走到正十分的位置。”她曾在朋友圈如此分享。

2023年11月份,在“2023国际篮球博览会”上,她参加了中场不定式啦啦队创新挑战赛。快40岁的她,亮出假肢跳起来更加自信洒脱,这种年轻感和生命力,让许多健全人自叹不如。她仍是那颗不断唤起光明的“晨星”。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特鲁多医生的名言不仅道出了医学科学不完美的现实,更揭示出健康服务应尽的人文关怀。廖智虽不懂医术,但她就像截肢的“南丁格尔”——

“精神上的疗伤会让肉体上的痛苦减小到最低。”

点评:

大地震后持续追踪采访廖智,已有15年。在人生的逆境里,她咬牙破茧成蝶,已然非常感人。而在成名后的顺境中,她能冷静反思生命,传递真实之美,更加难能可贵。她是一扇窗口,人们能看见积极之美;她是一面镜子,人们能照取真实之光;她是受伤者融入社会的桥梁,她是心灵上弥合裂痕的导师,她更是一种现象,她的背后,无数双手将爱传递,浓缩着这个伟大时代的善意,浓缩着“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的光明。

媒体报道:

1.无腿舞者,新华每日电讯,2020年8月28日报道

2.(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陪伴·大爱·信念——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精神力量,新华社通稿,339家媒体刊用,2021年4月12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