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年度人物候选人

邓凤竹

发布时间: 2024-03-29 13:16:43 | 来源:  | 作者: 广西壮族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 | 责任编辑: 吴一凡
分享到:0

编号:CL37

image.png

推荐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

推荐词:邓凤竹,女,桂林市非遗桂林石画的代表性传承人,也是桂林惠仁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工厂负责人。虽然邓凤竹因患有先天小儿麻痹症导致腿部行动不便,但是身体上的残疾并没有阻挡她拼搏的脚步。在家庭、朋友与社会的关爱帮助下,她坚持追求梦想,不仅成为非遗传承人,还创建了桂林惠仁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工厂,为广大残疾人提供免费就业培训和就业岗位,目前她的工作室已经培训了300多名学员,有近20位残疾学员在培训结束后留在工作室里继续上班。在她奋力前行的身影里,闪耀着不屈、坚持、博爱这些生命的光芒。

人物事迹

追求梦想以石为墨画出一方天地

邓凤竹是非遗桂林石画代表性传承人,但同样也是一名先天小儿麻痹症患者,疾病导致的腿脚残疾让她行动都需要依靠轮椅、拐杖。但身体的限制并没有成为阻碍她前进的阻力,她依旧靠着自己的拼搏绽放出了生命的光彩。

在邓凤竹的童年里,她曾一度对自己的残疾感到敏感,尤其随着年龄增大进入校园之后,周围同学们在课间奔跑玩耍的身影让她颇为自卑。羡慕、难过、愤怒等等负面情绪也曾多次占领过她的脑海,但万幸的是,她有十分关爱她的父母,每每感受到孩子心情低落,或是在放学后心事重重,她的父母总是跟她面对面地亲切交流,排解心结。

在高中毕业之后,因为身体残缺原因,她错过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但得益于父母、亲友们多年无微不至的关爱、鼓励,她凭借着一腔热血靠着自学读完了大学课程。也正是在这段自主求学的经历中,她对美术创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遇到了改变她命运的老师,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宝石画百宝嵌的技艺。

邓凤竹的学习不可谓不刻苦。在课堂上,她跟着老师不断地创作、思考,每一块石头的薄厚、大小、颜色都极尽所能地追求完美,经常几个图案就要用上好几个小时尝试。即使是在课后,邓凤竹依旧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常常自己拄着拐杖坐车来到桂林的各个乡村,去观察那里的老建筑、道路上使用的鹅卵石拼嵌图案。虽然行动上的不便常常造成她在乡村土路上被绊倒,但一想到自己的艺术梦,她还是年复一年地坚持了下来。

撇去荣誉和成绩,石画的创作过程确实是枯燥的。邓凤竹在创作的时候,从底稿到成品至少需要花费几个月的时间,但也正是这样精心的制作过程把她锻炼得更加坚韧,耐得住寂寞。邓凤竹的家人、朋友甚至连她自己都不只一次地问过,这样值不值?但还没等她想清楚回答,邓凤竹的思绪就已经被面前的画布牵走,让她坚定地走在这条热爱的道路之上。

靠着她在教室内、外的刻苦学习,1988年,邓凤竹凭借自己在石画工作中优异的能力,被广西宝石研究所招聘参加石画研究、设计制作工作,她终于靠着自己多年努力,实现了人生的价值。

从邓凤竹正式开始从事石画创作开始,到现在已经有36年了,期间她绘制的石画作品不计其数,但要论起最满意的作品,就是那副于1999年被广西政府选中,代表广西向澳门赠送的《八桂欢歌迎归雁》宝石画,并且这幅画现在还收藏在澳门综艺馆内。

但是邓凤竹的脚步并没有在这里止步,她不仅仅满足于找到一份安稳的工作,她希望能通过工作上的突破,实现改变命运的梦想。

传承文化用自己所学实现梦想

把一份工作做到最好,这就是邓凤竹认为,可以改变命运的最好做法。

在宝石研究所创作石画的那段时间里,她在认真工作的同时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让自己走出单纯学习他人的桎梏,开始自主创作、实现艺术梦想,最终,她得出的答案是回归自己的家乡文化。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桂林人,邓凤竹对桂林的山水文化有着极高的热爱。烟雨朦胧的桂林山水与坚硬的矿物石头乍看似乎完全不沾边,但邓凤竹却觉得以桂林的山石绘制桂林,是绝佳的桂林文化传承方式。宝石画既有国画的韵味,又有油画的意境,与桂林山水的气质不谋而合。自此,邓凤竹开始走向了展现家乡文化的创作之路。

在她看来,石头是自然沉淀的精华,本身就具有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艺术美,而桂林的山水也不仅是水的柔美,也应有山石的坚毅。不管是深埋土地的矿物宝石,还是被水流冲刷浸泡的江边卵石,它们都产自桂林这片土地,是大自然馈赠给桂林民众最珍贵的礼物和财富。

在她的手下,漓江石、桂林本土鸡血玉、各类宝玉石在邓凤竹的手中变成了一幅幅精美的桂林石画,这些本土石材在她的拼接之下被赋予了全新的形态。漓江的石和沙以及各种桂林本土的宝玉石,通过巧妙的构思和精湛的工艺,借原石本色还原出山水名景,表现桂林山水灵秀之境,颇具东方韵味。

2018年,桂林石画项目被列入第五批桂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2年,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邓凤竹也被评为广西工艺美术大师,她创作的作品多次获得了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金、银、铜奖,还有广西发明创造手工业创新成果奖等4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成果。

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热情,邓凤竹从一个石画技艺的学徒,最终成长为一名能够依靠石画传递家乡文化的创作者。她的石画作品不仅进入了桂林各大景区的展示台,这门技艺也成为了展现家乡文化的实践体验活动进入了桂林的众多校园课堂。

因为淋过雨所以想为他人撑把伞

邓凤竹不只有一个艺术梦,她还希望能够为其他残疾朋友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2014年,邓凤竹与吕珊蔚、王勇两位伙伴共同创办了桂林惠仁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工场,她的石画工作室,不仅仅是邓凤竹日常进行石画创作的工作场地,也是桂林市本级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只要有残疾朋友愿意过来学习,她和伙伴们都会一对一免费指导上课,传授石画的创作技艺,希望能够为他们创造一个就业机会,为其他残疾人“撑一把伞”。

邓凤竹在这件事上不可谓不用心。她们不仅在教室和宿舍里为残疾学员增设大量无障碍设施,邓凤竹自己也兼起了“辅导员”的工作,以自己的经历帮助那些心灵受到创伤挫折的学生们走出阴霾,勇敢踏入社会。目前,她的工作室已经培训了300多名学员,有近20位残疾学员在培训结束后留在工作室里继续上班。

随着培训工作的不断开展,邓凤竹也开始带着这些残疾学生们的作品参加各类展览、竞赛,不少学生的作品还在自治区获得了奖项,甚至很多顾客得知她们的故事之后,专门来到桂林石画的展区夸奖这些学生,这些都让残疾学员们兴奋不已,重拾信心。

“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他们受到夸奖时脸上的笑容是那么纯真灿烂,能够让这些残疾人建立自信,实现价值,这更加坚定了我继续做下去的信念。”邓凤竹说,石画的宝石也许是冰冷的,但是制作石画的手一定是温热的,她想用这些画让残疾人感受到温暖,这也是她在全力坚持的最大动力。

为了进一步传播桂林艺术文化,帮助更多残疾朋友们,2023年,邓凤竹与伙伴们开始学习网络直播,并与广西电商谷跨境电商运营中心合作,开展直播销售。

“我们对邓凤竹老师的石画制作过程进行外网直播,并配有外籍主播在旁边解说桂林石画的相关知识,欧美客户对于这种纯手工艺的产品很感兴趣。”广西电商谷跨境电商运营中心总经理王星云说,他们也会将学员们的石画制作过程拍摄成短视频放到外网,视频点击量很高,总点击量已达千万。

因为自己吃过残疾的苦,所以邓凤竹比任何人都清楚,帮助残疾群体更要“授之以渔”。相较于直接提供帮助关爱,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走出自卑自闭的阴霾,教会他们一门技术,为他们提供一个岗位。这正如她在石画创作的思路,每一块石头都有自己合适的位置,每一个人都能够在合适的位置上发光发热。

点评:

完成学业,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这对于绝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说已经是一条相对美满的人生道路,但邓凤竹走出的道路却远比常人精彩。虽然她人生的起跑并不太顺利,但是靠着自己对美术的热爱,专注石画研究、开发、传承等工作,最终成为了桂林石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她的成功离不开家人、朋友和社会的帮助鼓励,更加离不开本人对人生和梦想的不懈追求。最令人动容的,是她自己还甘愿化作为其他人遮风避雨的伞,为残疾群体就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她的故事旗帜鲜明地向其他残疾朋友证明了,生命的高度从来不会被起点所限制,努力终将获得成功。

媒体报道:

1.身残志坚以石作画,非遗传承人邓凤竹成就最美桂林石画 | 携手同行 共享精彩,南国早报,2022年3月11日报道

2.邓凤竹:石画虽冷却温暖残疾人就业路,中国新闻网,2023年12月22日报道

3.以地方特色产业为沃土 广西因地制宜推进残障人士就业工作,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2023年12月24日报道

4.努力创造精彩人生——广西多措并举推动残疾人多样化就业创业,光明日报,2023年12月30日报道

5.她以坚石绘就柔美画卷 温暖残疾人就业路,华夏时报,2024年1月10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