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年度人物候选人

孙祥礼

发布时间: 2024-03-29 13:16:43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中国新闻社 | 责任编辑: 孙玥
分享到:0

编号:CL70

推荐单位:中国新闻社

推荐词:孙祥礼,男,52岁,山东恩德莱假肢矫形器有限公司总经理。他是一位身残志坚的优秀残疾人,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克服种种困难。他在截肢后受到外界帮助安装了假肢,希望力所能及地帮助更多残疾人。在过去的7年间,他免费为200多位残疾人安装假肢,被评为“山东好人”。

人物事迹

见义勇为 右腿截肢

20年前,孙祥礼骑摩托到镇上办事,碰到偷羊贼从他身边骑车逃窜。他赶忙骑车追赶,却被偷羊贼用铁棍打中手臂。他的摩托车失控,撞上一辆三轮车。他的右腿严重受伤,又因为无法承担治疗费用只能选择截肢。

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他陷入了深深的绝望。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陷入了困境,高昂的医疗费用让家庭经济不堪重负。孙祥礼的内心充满了痛苦和无助,对未来失去了信心。然而,社会的关爱与帮助让他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希望。这些关爱,如同春雨般滋润了他的心田,也激发了他内心深处的感恩之情。他决定,要用自己的力量回馈社会,去帮助那些和他一样身陷困境的残疾人。

身残志坚 以残助残

在媒体的报道下,许多爱心企业和好心人向孙祥礼伸出了援手。他们为他捐款,让他得以安上假肢。重新站起来的孙祥礼,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他开始从事假肢销售工作,第一单在烟台一个村里。那个地方距离他下车的地方有两公里,只能自己走过去,路上腿都磨出了血。孙祥礼哭了两三次,但还是咬着牙坚持下来了。客户也被他的坚持打动。

第一单的成功让他对这份工作有了信心,此后每年他都是公司的销售冠军。他凭借自己的坚持和努力,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尊重。

有一次客户家里有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因为心脏问题双腿截肢。了解到小孩家里为了看病已经花光了积蓄,连一款最便宜的假肢都无力支付时,每个月只有2000元工资的他,毅然拿出两个月的工资给小孩装上了假肢。这一经历让他深知,还有许多残疾人家庭无法承担假肢安装费用。

尽己所能 助残扶危

凭借努力和真诚,2016年孙祥礼成为山东恩德莱假肢矫形器有限公司总经理。他不仅为公司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关注残疾人的福祉。他已为200多个家庭困难的残疾人免费安装了假肢,让他们重新找回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除此之外,他还关心残疾人的就业问题。在恩德莱公司,一半的员工都是残疾人。他还希望创建一个残疾人就业平台,为更多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

关注心理 抚慰心灵

孙祥礼不仅在物质上帮助残疾人员工和病人,更关注他们的精神需求。他在公司里成立了一个心理关怀中心,聘请专业心理医生为残疾人提供心理咨询方面的帮助。他深知,残疾人在面对身体上的缺陷时,心理上的压力和困扰同样需要得到关注和疏导。因此,他希望通过专业的心理疏导,改变许多残疾人的命运。同时他也特别关心老年人的生活和健康情况、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情况等弱势群体的生存现状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在孙祥礼的带领下,恩德莱假肢公司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传递正能量、弘扬社会正气,营造和谐友爱的社会氛围。

践行责任 关爱他人

孙祥礼带领的山东恩德莱假肢矫形器有限公司始终秉持“以残助残、助残扶残”的理念,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他们为地震灾区的残疾人捐赠了大量假肢和矫形器,帮助他们重拾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此外,公司还为贫困地区的学校捐赠了学习用品和生活物资,为留守儿童送去温暖和关爱。这些善举不仅让残疾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更让更多人意识到关爱弱势群体的重要性、共同营造和谐友爱的社会氛围。

真诚善举 获得认可

孙祥礼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誉。他被评为“见义勇为先进分子”“山东好人”“残疾人自强模范”等荣誉称号,他的善举也激励着更多人投身于公益事业中。在荣誉的背后,是孙祥礼对残疾人的真挚关爱和对社会的无私奉献。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心和善举。

点评:

孙祥礼是一位身残志坚的优秀残疾人代表。他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凭借顽强的毅力和积极的心态重新站了起来。他的善举感动了无数人,传递了社会的正能量。

作为山东恩德莱假肢矫形器有限公司总经理,他关注残疾人的心理健康,聘请专业心理医生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方面的帮助,并免费为200多位残疾人安装假肢。

他希望继续扩大公司规模,招收更多残疾人员工并继续帮助经济困难的残疾人家庭。孙祥礼的事迹充分展现了一个残疾人不屈不挠、勇于拼搏的精神风貌。他的爱心和善举不仅让残疾人感受到温暖和关爱,更激励着更多人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媒体报道:

1.《“山东好人”孙祥礼7年免费为200多位残疾人安装假肢》中国新闻网, 2023年11月2日报道。

2.《7年间免费为200多位残疾人安装假肢 他想照顾“淋雨的人”》,中国新闻网, 2023年11月3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