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狄香兰在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接受专业的康复训练,她精神状态良好,笑容满面,在康复师的指导下认真地做着每一个动作。
今年64岁的狄香兰,肢体二级残疾,家住银川市西夏区怀远西路兴庆机械厂家属区。2022年,狄香兰因脑梗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起居全靠丈夫王子昌照顾。夫妻二人除享受一些政策性收入外再无其它收入,生活困难。西夏区残联工作人员在入户走访时了解到狄香兰的家庭情况后,邀请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专家上门为狄香兰进行身体评估并制定康复方案,为其配发了45包护理垫、尿不湿等,还将狄香兰送入自治区残疾人康复中心接受专业康复。宁华路街道为狄香兰发放轮椅一辆方便其出行;鉴于狄香兰夫妇目前所住房屋卫生环境较差,街道、法院、派出所工作人员多次进行调解并达成协议,由其长子王德新夫妇出资购买临近一套楼房供王子昌、狄香兰夫妇居住。民政局对接爱心企业入户评估并将狄香兰夫妇列入重点上门服务对象,按周开展助洁、助浴、助医、助急等服务。据了解,今年,宁夏残联系统进一步做实政策帮扶、就业帮扶、康复帮扶、机制帮扶和社会帮扶,用“百分之百”的付出解决好特殊困难残疾人群体“小百分比”的急难愁盼。
加大与医保、人社、民政等部门的数据比对,确保困难残疾人基本医疗和养老保险政府代缴、残疾人“两项补贴”动态调整、低保残疾人单人施保和上浮10%等惠残政策落到实处。落实好医疗康复帮扶措施的同时,放宽托养政策条件,使有需求的困难残疾人享受到每年1.6万元的寄宿制托养服务。
针对困难残疾人家庭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仍未就业的家庭成员,残联将携手人社部门,将公益性岗位优先保障零就业家庭。重点落实残疾人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开展困难残疾人家庭“一家一年一事”帮扶解困行动,实施“阳光助残小康计划”、金融助残等产业帮扶项目,加大残疾人产业扶贫基地培育力度,辐射带动更多困难残疾人就业创业、增收致富。
启动脑卒中康复救助、骨关节置换、7岁至17岁残疾儿童康教融合等新的惠残项目,联合卫健部门建立残疾预防报告制度,推动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救助工作体系和工作体制落地运行,扩大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托养覆盖面,“让这个特殊群体有人管、管得好”。
培育壮大扶残助残社会组织,采取政府购买残疾人服务等形式,为困难残疾人提供家境调查、心理辅导、康复训练、托养服务等专业化、精准化服务,最大限度发挥社会救助的综合效应。发挥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作用,计划募集公益资金制定“大病康复救助”“一户多残家庭救助帮扶”等12个公益助残项目,帮扶3616户困难残疾人家庭改善生活、摆脱困境。继续加强与民政、人社、卫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的协同配合,推动救助信息互联互通和集成共享。进一步完善突发困难残疾人临时救助制度,使困难残疾人家庭在面临重大疾病、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等情况时,有人管、有人帮、有人扶。(新消息报记者 方海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