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伉俪携手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发布时间: 2024-07-25 15:14:47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吴一凡 | 责任编辑: 吴一凡
分享到:0

“活着就想争口气,我虽然残疾,但不想让别人瞧不起”,高广秋坚定地说道。

今年46岁的高广秋家住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库伦旗水泉乡水泉村,与他的妻子共育有一儿一女,每逢一家人围坐桌前其乐融融时,高广秋总会感慨万千。他深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身残志坚的高广秋在政策的支持下,在乡亲们的信任和帮助下,在家人的关心、关爱下,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还经营着一片小果园,每年都能有二三十万的收入。

b18febd2ddb5dc5ce0302752fd63757.jpg

高广秋和他的妻子

由于父亲离世的早,家里也一直不富裕,年幼的高广秋便主动承担家务,培养了一身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然而祸不单行,28岁那年,高广秋因意外失去了右臂,不幸的遭遇让他的命运再次发生转变。作为一个庄稼汉子,失去右臂的打击令高广秋心灰意冷,躺在病床上连续好几天不吃不喝。直到母亲把两岁大的女儿抱进病房,看着女儿稚嫩面容,高广秋感受到身为父亲的责任,并鼓起了活下去的勇气。

由于没有右臂,高广秋干农活十分力不从心。思来想去,他想到“用钱生钱”的办法去改变家庭生活窘困的状况。2007年,他和妻子商议拿出所有的积蓄购买了一台单杠四轮车出租,为别人种地、灭茬、割谷子,在别人还是用人工种地的时候他就开始利用机械化赚钱了,起早贪黑一天下来平均能收入200多元。妻子体恤丈夫的不易,不仅要忙于家务教育子女,还时常帮助丈夫干地里的农活。渐渐地,家庭生活在夫妻俩并肩作战、同甘共苦的基础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

敢打敢拼的高广秋仿佛不知疲倦,经常从早上7点干到第二天凌晨,在他的拼搏努力下,家里的生活也日见起色。但夫妻俩并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积极寻找增收致富的机会。高广秋对记者说:“我就想把日子过好,争一口气,不能让别人瞧不起,我当时很自卑,见人都不敢见,能做的就是把自己日子过好,这样出门在外也会有点自信,不会感到低人一等。”

5331b20a567b895b53fa38a58b9c1c3.jpg

高广秋在妻子的帮助下为农机安装拉犁

当乡村振兴政策的春风吹来时,高广秋敏锐地捕捉到了其中的机遇。从2015年开始,高广秋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借助国家农机补贴、贷款等方式先后购买了拖拉机、捆草机等3台大型农机,翻地犁、深松机、黄储机等七八种小型农机具,累计价值达80多万元,计划通过农业机械化服务增收致富。在水泉村,虽然还有其他人从事农业机械化服务,租用大型农业机械进行翻地、播种、收割等作业,但是找高广秋干活的最多。他常常说,“老百姓靠庄稼吃饭,每一株苗都是秋天收获的希望,乡亲们把地交给了我,我就要把每一块儿地都当作自己家的地来耕种,要对得起乡亲们对我的一份信任”,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广秋的农业经营越做越大,不仅种植粮食作物,还发展了果树种植。2016年,为了能让家里再增加些收入,夫妻俩借助对口帮扶的惠农政策,凭着一股子敢闯敢拼的干劲儿在家门前承包了8亩地,种植了300余棵海棠果树。正所谓“看花容易绣花难”,作为门外汉的高广秋对果树种植一窍不通,但他潜心学习,多次到通辽市林科院、舍伯吐镇、大林镇、先进林场等地进行实地学习,运用扎实的果树栽培技术和精心的日常管理,让自己的小果园连年丰产。夫妻俩比翼双飞的身影穿梭在初春的果园里,打药、浇水、施肥、疏果、修枝……用勤劳的汗水浇灌出幸福的果实。

305a558805e0d85f55ad10e06776276.jpg

高广秋与妻子在果园摘果子

高广秋的妻子感慨地说,“他从来没把自己当成残疾人,一直都承担着家里顶梁柱的角色,春种秋收忙起来吃饭没有时间、睡觉也不规律,通宵达旦都是常有的事儿。每次他出来干活我也尽量跟着,帮他打打下手,让他也能轻松一些。”在妻子朴实的话语里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她对丈夫的理解、关心和疼爱,正是源于这份互敬互爱,夫妻俩的日子才能过得渐有起色。

面对命运的重重挑战,高广秋没有放弃,而是积极适应新的发展要求,不断学习和掌握新技术,提升自我能力。如今,他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生活还在继续,高广秋凭着坚强的毅力,不屈的斗志,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继续阔步前行!(文/摄:吴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