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康复辅具

连云港市残联:寄宿制残疾人托养服务的进阶之路

发布时间: 2025-02-21 08:48:26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吴一凡
分享到:0

在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连云港市残联积极作为、勇于创新,聚焦寄宿制残疾人托养服务领域,精心规划并推进了极具意义的创新创优项目,全力为残疾人托养服务注入新活力、开创新局面。

连云港市残联在寄宿制残疾人托养服务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创新实践,不仅为残疾人提供了更优质、更贴心的服务,也为完善全市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积累了宝贵经验。未来,连云港市残联将继续优化服务举措,推动残疾人托养服务事业持续发展,让更多残疾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精准建立信息数据

让托养服务“有基础”

image.png

image.png

专家评估组对市托养中心托养学员的能力进行评估测定

扎实的信息数据是开展精准服务的基石。连云港市残联深知这一点,工作人员细致地围绕残疾人的身体指标、心理状态、家庭情况等多个维度,开展全方位信息采集与更新工作。通过这样全面且精准的数据收集,为每一位寄宿制托养残疾人描绘出清晰的“需求画像”,为后续的能力评估以及针对性服务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让托养服务从源头就做到有的放矢。

精准实施能力评估

让托养服务“有效能”

image.png

《连云港市寄宿制托养残疾人能力等级评估规范(试行)》的通知

为了科学划分入托残疾人的能力等级,市残联在广泛调研、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了《连云港市托养残疾人生活自理能力等级评估规范(试行)》。为确保其科学性与实用性,特别邀请来自医疗、康复、托养等领域的8名医学专家开展可行性评估。组成4个评估组先后2次对市托养中心86名托养学员的能力进行评估测定,经过2次评估,8名专家一致认为,《连云港市托养残疾人生活自理能力等级评估规范(试行)》评估结果为轻度失能、中度失能、重度失能三个类别,能够真实反映被评估残疾人当下生活自理能力,其能力等级确定具有真实性、可靠性,在残疾人一体化托养服务使用过程中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为整个托养服务体系的优化升级提供了关键助力。

精准提供分层分类化服务

让托养服务“有质量”

image.png

image.png

专家评估组对市托养中心托养学员的能力进行评估测定

以连云港市残疾人托养中心为试点单位,根据不同类别、等级残疾人的照护需求差异进行精准分类。

针对29名轻度失能托养学员,重点开展职业培训增强其就业能力,为他们更好更快的融入社会搭建平台。针对41名中度失能托养学员,为他们提供更为全面和专业的康复服务,如肢体功能训练、心理支持等,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质量,增强生活自理能力;针对16名重度失能托养学员,采取医、康、养相结合的照护模式,既要给予全面的生活照料和护理,同时结合医疗、康复等服务,以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托养服务品质的提升,让学员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

(图片及供稿:连云港市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