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月的时间,可以让一个人发生多少改变?
对孤残儿童小济(化名)来说,3个月的时间足以让自己重拾行走的能力——2月20日,记者在儋州市儿童福利院见到了刚刚结束当日康复治疗、正在院内康复室与同伴们玩耍的小济。面对镜头,小济神采奕奕、大方自然地微笑着,依靠助行器努力地在院内的走廊间行走,有说不尽的喜悦想和大家分享。
“小济是2024年11月来我们院的,那时我们都没想到他能这么快康复。”儋州市儿童福利院院长李明度介绍,3个月前,小济从琼中转入儋州市儿童福利院,由于脑性瘫痪的障碍及事实孤儿的境遇,小济的双腿无法直立行走,几乎只能以爬行或者半跪的姿态行动。因情况不容乐观,小济一到院,大家便立刻开始为他进行康复治疗,引导他主动独立行走。
小济在儋州市儿童福利院内努力行走,进行康复训练。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晖琛摄
李明度表示,小济康复如此顺利,离不开好政策的兜底支持。2024年5月,省残疾人联合会、省民政厅共同印发《关于做好2024—2025年度孤残儿童康复救助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率先将4所区域性儿童福利院(海口、三亚、儋州、琼海)纳入海南省孤残儿童康复服务定点机构,为孤残儿童康复治疗,尤其康复资金提供兜底保障。
“过去,海南孤残儿童康复面临诸多难题,如福利院儿童多、监护人少,不便前往第三方机构进行康复、无力购买孤残儿童康复服务等等。”省残联康复部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通知》的出台,正是为解决孤残儿童康复难题。根据《通知》,省残联将依照孤残儿童人数,以0-6岁儿童每人每年3万元、7-17岁儿童每人每年1万元的标准向福利院拨款。“经费可用于康复训练、人员工资、设备采购等方面,保障了孤残儿童康复工作的资金需求。”
《通知》的效果立竿见影。“2024年9月,康复经费到位后,我们院立马与海南西部中心医院、儋州市妇幼保健院联络对接孩子们的康复治疗事宜,并在当月落实。”儋州市儿童福利院康复部负责人谭彩玲介绍道,过去,孩子们基本只能依靠福利院护工的日常看护和当地医院、社会公益机构的义诊,很难形成长期有效的康复机制。“现在,我们可以每天带有康复需求的孩子们到相关医院,定时定点地进行针灸、推拿、引导式教育课、感统课、理疗等专业康复治疗项目。小济是我们院33个孩子中最为典型的康复案例。”
当提及自己最大的愿望,脸上始终挂着微笑的小济几乎脱口而出:“去上学。”作为孩子们的“爸爸”,李明度说,小济的愿望将在不久的将来实现:“我们已经和本地的普通学校建立联系,依照小济的康复情况,他有望在今年9月进入学校,实现‘上学梦’。”